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其他小说>异界征服手册> 第 229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29 章(2 / 3)

“叮”

随着一声清脆的钟声,整个工地立即沸腾了,亚人工人们和中国工人们一起有说有笑的走向餐车,去那里领取食

“是这样的,我们在帝国的南方有可能发现了另一个亚人族的分支,但是担心他们对人类还有戒心,所以想从您这里借一个人,帮助我们去进行沟通。”李远星一副没多大事情的样子有些轻松地说道:“把菲娅娜老师叫来就行了,也不是什么太艰难的任务,而且这是国家的任务,我们会支付劳务费和出差费的。”

虽然卡威一直对李远星等人毕恭毕敬,但是李远星也知道,他在托米尔的时候,对那些教士祭司也是毕恭毕敬的。这头老狐狸的狡猾是不会变的,所以李远星还是决定让他在这里当村长,不能参与这个特殊的任务。准备带着那个人比较直,却很有大局观,而且自己的孩子还在村子里,现在在学校任职的菲娅娜前往,起码她还能有什么说什么,给人以真诚的感觉。

“没问题。”卡威稍微犹豫了片刻,然后微笑着同意了。

直升机载着有些依依不舍的菲娅娜离开了村子,向东边飞去……

天海线(天启城到海蓝港口高铁线)施工现场

大片工地的样子了。这些亚人凭借人人都是一身堪比美国队长的强大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座村子建造完毕,然后开始过上了有自来水,有抽水马桶,有电的半现代化生活。

不只是住房,村里的医疗站,小卖部,食堂和电影院也先后开幕,隔三差五向村民们巡诊和免费播放国产电影那些在国内被骂的一无是处的国产电影在这里还是很受欢迎的,尤其是看着中国现代化生活的那些电影,让无数亚人羡慕不已,生活也开始向他们潜移默化。

村子里的小学里,苏月鸣老师现在已经是校长了,白天带领着113名亚人孩子在宽敞明亮的水泥教室里上课。晚上还不知疲倦的开办补习班,帮助这里的成年亚人学习知识,尤其是汉语知识,这让村人都十分感动。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村子里的流动资金几乎没有多少,家家都很穷,毕竟这些从贺州大陆几乎是逃难过来的难民们几乎没有携带多少私人物品。当然在中国政府的协助下,他们已经开垦了田地,并且种植了中国政府规划好的粮食作物,而且根据合同,到收割的时候由中国政府统一派遣收割机,统一收购。而且中国政府也给每个人都发了一些口粮和零花钱,只是对于商品开始丰富的村子来说远远不够。

在现阶段,市场都没有开放的情况下,他们就算想拿中国提供给每户的建材和工具换钱都没有市场,又无法和其他村落进行联络jiāo易。于是中国政府“慷慨”的提出了一个建议让闲置的劳动力参加中铁的培训,然后作为铁路工人安排去修铁路,打工赚钱。

一群独特的工人正在这里紧张的施工,他们都身穿醒目的橘红色工服,头戴黄色安全帽,遮住自己独特的耳朵,腰间系着一条宽大的腰带,为了安全,尾巴都绑在腰带上,方便干活。他们的干活效率高的吓人,不是纪律xìng和组织xìng,而是凭借他们那夸张的体力,在中铁工地上一般需要十几个人抬着的铁轨,他们两个人轻松搬动,而且还能一边干活,一边用不太熟练的发音练习说着汉语。

联络组长赵晨中校也站在队伍中,作为领队,带着几个中铁的工程师和老工人指导着他们干活,不时也指导那些人的汉语发音。

四周早已没有持qiāng的战士站岗,当然,这些基本融入这个工作队生活的亚人们来说,守卫早就没有必要了。亚人们可能智商不高的原因,比较淳朴而且喜欢简单,不惹麻烦,打工挣钱对他们来说是天经地义的,反正中铁集团不会拖欠这些人的工资。

更何况,对于亚人们来说,这份工作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在村子里种田,不说日结的工资,可以在自己的驻地买到各种产自中国的商品。就算是饮食上,专门配备的中铁食堂里的菜色也是多姿多彩的随着中国在桃源星投入的各种高产粮食作物和蔬菜的种植收获,以及当地动物ròu类的食用开发,养殖场的建立,无论是军方还是地方,都开始逐步摆脱了依靠北京那些战略储备食物度日的习惯。

当然,这些亚人们自己并不知道,在自己身穿的那套服装的宽大腰带扣里,有专门的追踪器,算是最后一种安全保障手段,一旦这些亚人离开,这里的主管部门都能知道他跑去哪里了。

面对着小卖部里玲琅满目的商品的诱惑,村子里大部分成年亚人(超过100岁)都参加培训,然后作为一个工作队编入中铁集团,由中铁的大巴运走,离开村子参加建设去了。剩下的以女xìng和未成年人为主,不过他们的实际年龄和身体素质也要超过普通人许多,所以在田里继续干活不是什么问题。

当中国政府的一架直20直升机降落在村里的停机坪时,村长卡威急忙出来迎接。

李远星走下直升机,径直走到卡威面前,带着一脸的微笑,先从身后拿出一盒精致的小点心作为礼物送了上去每次他过来都会带点小礼物,中国人的礼节精神不能丢:

“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您太客气了!”卡威有些噤若寒蝉的样子,接过那盒点心,脸上还带着诚惶诚恐的表情:“您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我们塞维斯村的人一定全力支持您的工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