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都市言情>大魏芳华> 第六百五十九章 为大将军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五十九章 为大将军贺(1 / 2)

至于大将军获得宏大的灭国之功,要该怎么收场?许多人表现得也很淡定!因为大将军秦亮、早已是大權在握的朝廷辅政大臣,不至于回来后就开始動乱争斗,搞得鸡犬不宁,或是殃及池鱼!

只有夏侯玄等少数人,似乎心事重重的样子。

大臣们遂一起稽首道:“臣等谢恩,请命告退。”

令狐愚的声音道:“只是数年前,国家尚处于外忧内困之中。而今蜀汉既灭,我朝在外、对东吴成夹击之势,朝内则修以德政,又有大将军辅政,殿下陛下可无忧矣。”

好在秦亮的付出与冒险,并非没有回报!

就在这时,大鸿胪的官员上前揖拜,开始在朝堂上宣读蜀汉君臣修的降表,“限分江、汉,遇值深远,阶缘蜀土,斗绝一隅,干运犯冒,渐苒历载,遂与京畿攸隔万里……”

众人一时间议论纷纷,一些看过画卷的人,侧目看向御史中丞钟毓,因为执笔者就是钟毓的弟弟钟会。

张欢弯腰一拜。

一早的朝会好像没有进行多久,不过结束之后、太阳都已经升到宫室重檐上了。郭太后刚走到檐台上,东边明艳的阳光便洒落在她的蚕衣上,她抬头看了一眼,终于暗自舒出了一口气。

钟毓只得率先向上位揖拜,朗声道:“蜀汉立国,其君臣常辱没我朝天子公卿,却凭借山川之险、举兵抗拒,我朝无可奈何。今蜀汉君臣献降表,承认我大魏布德,天命所归;大将军秦仲明居功至伟,当属国之肱骨!臣等喜甚,社稷幸甚。臣恭贺皇太后殿下!”

身披铠甲、长身而立的人显然是秦亮,他的姿态放松洒脱,一手拿着盛装宝玺的袋子、另外一只单手举起宝玺,似乎正对着明亮的地方细看。面对皇帝,他的气度反倒像是上位者!所以受降一国之主,寻常的将军、人臣确实承受不了。

笔法并不细腻、十分写意的一幅画,里面的人物却竟非常生动,好像活生生地刚刚发生一样。

降表的篇幅并不长,等到大鸿胪的人念“存亡敕赐,惟所裁之”之时,张欢便与另一个宦官一起,将展开的画卷轻轻抬了起来,然后走向宽敞明净的大殿上,逐次向跪坐两侧的大臣们展示。

郭太后一边听着内容,一边向一旁的张欢侧目。张欢面对着前方,但一直都留意着郭太后,一个细微的动作、张欢便立刻俯身过来。

郭太后在众侍从的簇拥下离席,走后侧门出东堂。

从成都到洛阳的距离、比去建业还要近不少;不过须得翻越米仓山和秦川,急报传递的时间、最终相差不大。六月间,信使带着奏章、降表、书信等物亦已抵达了洛阳。

除此之外,还有一卷图画,乃钟会专门交代给信使的东西。

此时郭太后的面前,摆放的东西就是那幅画,几个宦官正小心翼翼地展开。三个人同时操作,两个宦官稳稳地按住一端,另一个宦官缓慢地在案上拉开。

下方的文武百官,一时间都用余光关注着宦官的动作。

因为不逢朔望大朝、官员们是临时来东堂朝见,皇帝便没有在堂上,上位只有郭太后。她今早刚收到奏章,所以比较仓促,此时心里还有一种惊讶意外的恍惚之感!

若非秦亮的所作所为,在朝廷里有了极大的威望与威慑力,士族大臣们肯定不愿意认可、秦亮那样出身的人!!就像先前郭太后坐在正位,人们在下面稽首叩拜,看起来是她处于

所以郭太后每次临别时,总会叫秦亮当心保重。

公卿们也根本不会把她一个太后放在眼里。诸臣接受她的诏命,乃因大将军秦亮的承认,不然新的司马懿、曹爽必定会跳出来,宫里现在还有什么实力压制权臣?

因此今天收到了蜀汉国投降的消息,郭太后自然十分喜悦!!她只不过是克制住了情绪,不然在东堂上便会笑出声。

然后神色凝重的人都没有吭声。在东堂这种地方、言论多少得上台面,夏侯玄能说什么??难道反倒要怪秦亮、不该灭掉蜀汉国吗?

郭太后待到大家道贺得差不多了,张欢他们也展示过了画,她便开口道:“两天后大朝,卿等来贺陛下罢。”

其中几个九卿官员走在一起,宗正秦朗忽然说道:“灭国之功,朝廷应该给大将军封个公爵、还是王爵?”

立刻许多人纷纷附和,“今日方知喜讯,待大朝时,臣当献贺表!”“臣等贺殿下!”

她当然知道,秦亮伐蜀的危险与艰难。否则在此之前,满朝文武得知朝廷要对蜀用兵,也不会有诸如准备不足、时机不成熟之类的言论。尤其是剑阁之役,秦亮奋不顾身亲率前军作战,没有退路,非常冒险!

大多人确如钟毓的言论,是真的在庆贺。

“画得很好,给大臣们也看看。”郭太后小声道。

几天前郭太后才得知,大将军秦亮打赢了剑阁之战,她当时已有所预料、伐蜀战争应该会成功。

但是蜀汉这个国家,毕竟在她小时候就存在了;从小就知道的事物,还是不太好想象、它会忽然不复存在!

郭太后坐在了正位,不过前面仍旧象征性地拉了一道珠帘,聊胜于无,仅表示身居后宫者的矜持。另有齐王妃甄瑶陪侍在侧,还有两个宫女、站在后面轻轻摇着扇子。

画卷终于露出了真面目,郭太后一下子收于眼底,她修长的黛眉顿时轻轻往上一挑。只见画面上的人像、捕捉得很入神!

早已称帝为天子的胖子,双手反绑牵着羊,跪在地上弯着腰;他的脸微微侧向一边,简单的姿态和动作,便画出了蜀汉国天子屈服、又羞愧无颜的模样。后面寥寥几笔,则能看出那些人影在跪伏抹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