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都市言情>大魏芳华> 第四百三十三章 既然不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三章 既然不服(1 / 2)

黄皓等人对姜维并不放心,对其主张亦不满意。

就在这时,姜维揖拜开口道:“臣有上奏,请改变汉中防御之策。”

黄皓的身份是皇室的家奴,但他与益州本

皇帝刘禅的声音道:“卫将军但说无妨。”

黄皓没去姜维府上赴宴,路过前大将军府时、他却临时决定去看看费氏。

张翼道:“吾等岂能与丞相相提并论?”

对于皇帝的心思,黄皓心里自然明白。

姜维冷冷道:“吾等正应继承丞相之遗志,歼灭曹魏西线精兵,方可全据雍凉,还于旧都!

费氏便是费祎的长女。黄浩以前与她见过面,算得上是熟人。上次告诉费氏、姜维于内廷中不让刺客郭循靠近陛下,便是黄皓说的话。

姜维终于直视张翼道:“曹爽发起兴势之战,乃因曹魏国内争权,若非如此、曹兵根本不会来攻打汉中。”

侍中陈祗没有反对,随即在珠帘外面揖拜道:“陛下圣明。”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

黄皓等了一会,才弯着腰在旁边低声道:“陛下,让姜伯约做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会不会太快了?”

一向爱开玩笑的老将廖化,此时也正色劝道:“军国大事,卫将军切不可草率。”

张翼道:“曹军兵多将广,若是堵不住谷口,丢了汉中,我等如何见先帝于地下?”

刘禅“嗯”了一声,不置可否。

这时黄皓看清了内容,眉头便皱了一下。他的脸挺瘦、皮肤有些松弛了,眉头一皱、额头上的皱纹便非常明显。

但若曹军贪功、来攻汉中,形势就完全不同了。曹军粮道艰难、兵马疲惫,汉军则坚壁清野、以逸待劳。若是我们堵住了其退路,曹军便如在牢笼、插翅难飞,又没有粮食,必败无疑。”

黄皓贴心地把竹卷展开,然后摆了个很恰当的角度、递到皇帝眼前。趁这个机会,他也大致看到了陈祗的奏书。

王平死后葬在汉中,接任者是张嶷。张嶷随即被任命为前监军、荡寇将军、督汉中。

而姜维等人已回成都去了,没能参加王平的丧礼。

此时姜维在陇西大败曹兵、击杀曹魏雍凉都督郭淮的事迹,早已传遍川西;人们得知姜维回来,无不想一观卫将军姜维的风采。无数人在驰道旁翘首以盼,场面拥挤、热闹非凡,仿佛过节一般。

姜维的威名在汉国到达了一个顶峰,要不了多久、名声定然还会东传至吴国。

皇宫里的汉国皇帝刘禅闻讯,专程召见了侍中陈祗,当面询问:“应该怎么奖赏有功将士。”

我军北伐,粮道艰难,一击不中、很快就只能退兵,容不得半点失误;即便没有失误,曹军也经常避战、只想拖延时间,我军不易找到歼灭曹军主力的机会。

过了一小会,皇帝刘禅便道:“加都督中外诸军事,亦可名正言顺地主持军务,大将军的官职、等下次封赏他罢。”

刚才黄皓说话的声音很小,不过陈祗显然还是听到了。

廖化虽然也与姜维的主张不同,不过相比张翼、还算是个比较好说话的人,为人处世也要圆润一些。

见到费氏时,黄皓忍不住提了一句,“姜伯约家,估计要热闹好几天呢。他这回确实是出尽了风头,差点做了大将军,不过仍然得到了都督中外诸军事。”

黄皓点头道:“那是当然,从来没有人质疑过费将军的忠心。”

但姜维不能无视张翼的话,张翼乃征西大将军、持节,官位不比姜维低,而且也曾多次追随诸葛丞相南征北战,资历摆在那里。

伪雍凉都督郭淮是曹魏的名将;而秦亮的名气也不小,虽然秦亮的战绩主要是打內战,但对手司马懿太有名,因此在汉吴两国同样出名。

姜维转身先对廖化道:“我还在陇西郡时,便已在考虑此事,想了很久,绝非一时兴起之言。”

皇宫这边商量好了怎么封赏,没过多久、姜维等一众人果然进宫面圣来了。前线的大将回到成都,通常都会立刻来觐见。

姜维转身向珠帘揖拜道:“臣领旨,谢恩。”

姜维道:“原先在汉中武都等地布置连绵防线、拒敌谷外的方略,没有什么用。臣欲拆除傥谷等地的工事,敛兵聚谷,或可诱敌深入、聚歼来犯之敌。”

姜维似乎是想争取廖化中立,语气顿时缓和了一些,“战场设在汉中,反而比我们翻山越岭、远道北伐的风险更小。若是秦亮不敢来,防线不是还能改回去吗?”

刘禅道:“陈侍中所言,很有道理。”他说罢主动转头看了黄皓一眼,黄皓遂俯首与皇帝悄悄说了两句话。

黄皓收起竹卷,不禁对姜维多留意了几分……难道姜维事先已从陈祗那里得到了消息,此时发现少了个大将军的任命、所以不满意?

陈祗原来早有准备,立刻从身上拿出了一小卷竹简,躬身一拜,将竹卷双手呈上。

片刻后,“哗啦”一声轻响,宦官黄皓便走出了珠帘,伸手接过竹卷。两人对视了一眼,黄皓轻声道:“仆为卿转呈陛下。”

黄皓以前就受宠,很得皇帝信任和喜欢。

不过董允还在主持内政之时、十分厌恶他这个宦官,严禁黄皓干预任何政务,而且限制黄皓的權力、不让他升官。而董允又是诸葛丞相留给皇帝的人,皇帝很愿意听董允的谏言;所以黄皓哪怕有皇帝做靠山,也拿董允没有一点法子,只能装孙子。

待到董允一死,黄皓才终于解脱了束缚。现在接任董允的人是陈祗,陈祗的资历声望便比董允差了一些。陈祗的性情也没有董允那么刚烈,选择了与黄皓和睦相处,对黄皓自然也无法限制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