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历史军事>家兄朱由校> 第两百二十章 战后功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二十章 战后功赏(2 / 4)

了。不过自从他回来,这文华殿就没有安静过的赵南星微微皱眉,略感头痛。赵南星毕竟是能和浙党创始人沉一贯交手的存在,自然知道清流们的新政为什么无法推行,因此在他担任吏部尚书后,他当即安排高攀龙、杨涟、左光斗执掌朝廷的法令。李腾芳、陈于廷辅助选举内阁,魏大中、袁化中主管吏部的科举之道,郑三俊、李邦华、孙居相、饶伸、王之寀等人全部放在吏部里执政。并将在百姓心中视为好官的邹维琏、夏嘉遇、张光前、程国祥、刘廷谏等人放到了吏部重要的四司之中。这么一来、在百姓眼中,东林官员似乎成为大明第一清流了,至于暗地里的龌龊,则是只有当权者才能知道……“办的是浙宣昆三党的人,跟你有什么关系……”赵南星在内心吐槽,但面上还是安慰道:“存之,此时容后再议,眼下受邀作的,便是先处理齐王所发的表功奏疏。”赵南星说完这句话,当即转头看向了文华殿主敬殿内的内阁、六部、六科、都察院等数十名重臣道:“齐王殿下表功,所提拔文武大臣共计三百二十三人,其中四路大军的主要将领都提上了表功名录。”赵南星加重了语气,随后拿起桌上的奏疏,对着朱国祚、沉潅、亓诗教等人开口道:“万岁已经同意奏疏,司礼监已经批红,名录表功之人,自功劳大小由上往下即是……”“辽东经略熊廷弼,加授镜城经略,初授从一品荣禄大夫、从一品柱国,赏金千两,银万两。”“辽东布政使孙承宗,加授从一品太子太保,调入内阁,授武英殿大学士。”“辽东布政使袁应泰,加授从一品太子太师,初授正二品资善大夫。”此战中最重要,或者说牵扯各党的三个人的升调被赵南星说了出来,其中熊廷弼为楚党,袁应泰为秦党,孙承宗为东林党。虽然三人分属三个党派,但谁都知道,熊廷弼早就和楚党闹翻了,而袁应泰所处的秦党势力小,这次袁应泰被提拔,恐怕秦党会生出依附齐王党的心思。至于东林党的孙承宗居然被朱由检申请调回京城,调入内阁,这就有点往齐楚浙宣昆五党眼中上眼药的举动了。眼下内阁的席位,东林只占据一席,而五党占据五席,如果孙承宗再加入,那八位内阁阁臣之中,东林的势力就得到扩大了。朱由检的这种举动,很难不让人觉得,他是在挑拨离间。但问题是、这样的挑拨离间,东林党人能拒绝吗“老夫以为,此三人可以直接通过!”赵南星举着奏疏,一开口便让诸党魁首眉头一皱,但并没有什么人出言制止。朱国祚和沉潅虽然不想让东林占据两个席位,但最少席位不是齐王党的官员,况且他们还想联合东林去抗衡朱由检,保持眼下的平衡。因此、最难决定的三人就这样,在微妙的气氛下被通过了。面对孙承宗被通过,并且调回京城,赵南星心里有些高兴,随后继续道:“三人之后,齐王殿下上疏名录为各路大军统帅、将领。”“辽阳总兵戚金,敕封为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加授正二品上护军、升授正二品金吾将军。”“沉阳总兵秦邦屏,敕封为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加授正二品上护军、升授正二品金吾将军。”“大宁总兵满桂,敕封为左军都督府右都督,加授……”“天津总兵孙应元,敕封为右军都督府右都督,加授……”辽东一战的武将四大臣表功被汇报,其中值得注意的就是对于这四人,朱由检所表功是让他们成为五军都督府中的右军都督府和左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右军都督府,这个地方在永乐年间所负责的地方是云南都司、贵州都司、四川都司、四川行都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司、广西都司等七个都司,卫所兵马遍大明西部五省。左军都督府则是主要领在外的浙江都司、辽东都司、山东都司,牵扯三个行省。朱由检对这四人的分封来看,显然要直接对最少八个省的卫所下手,或者说实际上是六个,因为辽东和山东的卫所已经被革新了。对于这样的安排,朱国祚和沉潅咬紧了牙关,因为在这上面,浙江都司尤为值得关注。浙江都司、其卫所共计十六卫,牵扯近九万兵马,四十多万人,四百四十八万田亩。当然、这是纸面数据,实际上或许不止。不管怎么说、如果戚金和满桂两人入主左军都督府,那么辽东、山东、浙江等三省就归他们节制了。只是即使不满,但奈何这二人的功劳确实高,并且如果不让他们入主都督府,那么以功劳来看,估计就是调入京城为京官了。这一点、是朱国祚他们所不能接受的。相比较下,只能忍痛让这四人成功入主左、右都督府了。见众人没有人说话,赵南星有些轻蔑的看了一眼朱国祚和沉潅、亓诗教等人,随后继续念道:“重庆兵备道洪承畴,敕封为云南左布政使,加封为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总督,初授从三品亚中大夫……”“毕节巡抚孙传庭,敕封陕西左布政使,加封三边总督,升授从三品中大夫”“兵备道杨文岳,敕封广东总督、初授正四品中顺大夫。”“兵备道吴阿衡,敕封江西总督、初授正四品中顺大夫。”“辽阳知府卢象升,敕封辽东按察副使、建州巡抚,初授从四品朝列大夫。”武将四臣说完,汇报的便是此战有功的文臣,但出人意料的是,名单之中混入了一个基本上没有参与大战的卢象升。卢象升的名字出现,让昆党的顾天峻脸色难看,因为这说明卢象升也投靠了朱由检,成为了齐王党。卢象升这个人,顾天峻本以为还可以争取一下,结果现在朱由检的一份奏疏,算是断了一切。他的表情,自然也在众人眼中。说到底、卢象升毕竟是一地知府,大明知府不过一百四十余人,还别提卢象升是科举高中第二年就升上去的人才了。不过众人也没有想要嘲笑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