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历史军事>家兄朱由校> 第九十三章 新朝第一大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三章 新朝第一大案(2 / 3)

即便不用来赈灾,按照北直隶的粮食市价卖粮、也能得到一千三百多万两银子。军费不是不够吗?明朝不是因为财政崩溃,养不起军队而灭亡的吗?这每年一千三百多万两银子的额外财政收入,足够大明养三十多万像戚家军、白杆兵那样的精锐。这样的三十多万精锐,朱由检完全可以闭着眼睛打遍全世界!只要后勤跟得上,好皇兄就是日不落皇帝。想到这里、朱由检便开口道:“陆文昭、准备准备吧、明日一早出发,返回京城。”“是!”陆文昭回礼作揖,而朱由检也返回了御马监衙门,稍微收拾了一下自己,随后早早睡下了。——————第二日一早、朱由检和陆文昭就带人燕山大营出发,南下向京城返回。不过半个多时辰、他们三十余骑抵达了巩华城南边的小榆河。战马浑身发烫,不停冒着汗,而朱由检也拿着水壶,抬手喂着一匹成年的河曲马。从学习骑马到如今已经半个月了,托这身体和穿越后天赋异禀的好处,朱由检对于这种成年马,已经可以轻松驾驭了。望着喝了水,又吃了一把豆子后,高兴发出声音的军马,朱由检用手抚了抚它,随后对旁边一直警惕的陆文昭道:“好了、别太警惕,以你手下三十缇骑的能力,除非遇到同等人数的边军精锐、又或者遭遇数百人围杀,不然不会有人想来偷袭。”“殿下的安危对卑职来说放在第一位。”陆文昭见朱由检这么说,作揖说出自己的想法。这话说出、朱由检虽然无可奈何的轻笑,但心里还是暗自点头。就这样休息了一刻钟,等战马的汗水都干了之后,朱由检率先翻身上马,其余锦衣卫见状,也跟着陆文昭一起翻身上马。“驾!”朱由检抖动马缰之后,两名缇骑就主动承担起了先锋的位置,另外二十八名锦衣卫分别将朱由检和陆文昭保护在其中。看着这些锦衣卫,朱由检只觉得一年只拿五两六钱的普通锦衣卫着实有些惨,因此想了想对陆文昭道:“这次若是能把密云等众多卫所的事情摆平,之后厘清田亩,锦衣卫的俸禄也该涨一涨了。”“若是南镇抚司锦衣卫的人数能提高到万人,那便南镇抚司所有人俸禄在原本俸禄的份上,提高一倍吧。”“这……多谢殿下美意,不过成与不成不用强求。”听到朱由检的话,陆文昭和四周锦衣卫先是激动,但很快陆文昭就婉谢了美意。这就是陆文昭的聪明之处,他知道眼下的事情八字没有一撇,要是直接感谢,事后事情不成,就有点打了自家殿下的脸面了。倒是婉谢、之后成与不成再看,不用直接点头回谢。不过他的这种官场话语被朱由检听到后却是一笑道:“这事情有些难度,不过想来也不大,你们就等着涨俸禄好了。”整个南镇抚司上万人俸禄翻一倍多,顶多也就是二十万两左右。二十万两银子、维持一个上万人的情报机构,对于朱由检来说十分划算。思虑间、他们继续轻骑疾驰而下,与此同时在东边十三里外看不到的地方,一辆两匹挽马拉拽着的板车向着北方开进。在马车的前面、身着锦衣卫普通绯色服的沈炼沉着的打量四周,警惕北上。在他身后、是杨路四人在驾车。由于朱由检走的那条路有些积雪,对于马车并不好走,所以沈炼选择了走好走的这条路,因此两人也就这么错过了。这一错过、便引起了其他的连锁事情。三个时辰后、沈炼他们抵达了燕山大营。在关卡检查了路牌之后,杨路等人被留在了关卡的哨所,等待沈炼汇报完事情,带他们前往燕山所。坐在车上、杨路等人看着沈炼策马远去的步伐,总感觉有些不安。至于沈炼策马在大营门口再度接受了检查后,趁着杨路他们都不在,所以当即问道:“殿下在营中吗?”“你来的不赶巧,殿下他们一个时辰前刚刚南下回京城去了。”听到沈炼的问题、一个哨长回应了一声,而听到这话的沈炼紧皱着眉头道:“那眼下营中谁最大?”“自然是曹掌印。”哨长本能回答,而沈炼也回了一礼,随后骑马向着御马监衙门赶去。不过一盏茶时间,他就来到了御马监衙门前门,见到了驻守太监,并在亮出令牌后,在驻守太监的带路下,来到了衙门前院的书房,见到了曹化淳,以及正在和曹化淳谈事的杨涟。“标下南镇抚司总旗官沈炼,有一件要事需要汇报殿下,希望曹提督赐予宫中行走腰牌。”沈炼的级别、是不够进入皇宫的,因此只有来求曹化淳。不过曹化淳对于沈炼并不熟悉,他只认识卢剑星,因此皱眉道:“有什么事情、需要这么紧急叨扰殿下?待殿下回营也不晚。”回营、这两个字所代表的,就是最少半个月的时间了。沈炼等不了这么久、淮北的饥民也等不了,因此他只能咬牙道:“此事十万火急,事关淮北百万百姓的生死!”“嗯?”听到沈炼的话,原本还坐在旁边,拿着庆陵图纸端详的杨涟忽的抬起了头。虽然他脾气倔,但脑子并不蠢笨,因此举一反三道:“可是关于淮北粮荒一事?”“这……”听到这话,沈炼本能认为不应该告诉杨涟,毕竟杨涟是文臣。至于曹化淳也是觉得不妥,因为他的任务是稳住杨涟在燕山大营,顺带维持燕山大营的秩序。不过他们两个都低估了杨涟,只是从沈炼迟疑的表情,杨涟就“蹭”的站了起来,对着杨涟隆声道:“若是真的事关百万百姓的事情,那么老夫现在就必须进京面圣!”“杨给事中,没有万岁的旨意,您不能离开皇陵。”曹化淳见杨连这么说,立马急了。只是杨涟没有给他面子,而是直接对站在门口的兵科小吏道:“叫人送来淮北的消息,看看淮北的饥荒解决没有。”杨涟是铁了心要知道淮北百姓的事情,只因为他从沈炼脸上看到了十分凝重的表情。锦衣卫经历生死太多,能让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