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4、第 24 章(1 / 3)

允祥去看时,见那洁白如雪的宣纸上,洋洋洒洒,竖着写有两个斗大的墨字行书:廉明。

字写的极好,笔锋中透着一股凛然刚劲的气魄,纵在历代帝王之中,书法造诣能媲美四哥者,也是屈指可数。

只是,“廉明”二字背后的寓意,却不好说了。

允祥一时间,脑子里转了好几个念头。

先是想到了四哥前不久给允禩封的廉亲王,里面就有一个“廉”字;接着又想到先帝后期,因连番战事导致的国库空虚;甚至中途思维还发散了一下,想到了前朝,廉明二字,会不会是怜明?

他最大最重的任务,就是盯住朝里那些不安分、试图动摇国本的八王党羽。

而最近,在先帝入殡之后,八王党羽重又活跃起来,以老十四做筏子,攻击雍正。

说其刻薄寡恩,将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困在景陵,不让其回京为太后侍疾。

即便雍正早都声明过,让允禵留在景山,是为了代替他给先帝守孝,可随着先帝丧期一日一日的过去,这个借口,渐渐有些立不住了。

若要平息众议,最好的办法,就是请太后出面,只要太后说一句:允禵留在景山,合为哀家之意。

自去岁冬,先帝驾崩,四哥即位,四哥曾经最大的政敌—八贤王允禩他们,却什么反应都没有,好似完全接受了这个结局。

但雍正和允祥都知道,情况绝不会是这样,老八那个人,狡猾的很,平日不显山露水,等关键时候,却会像蝎子一样,趁你不备,猛的狠蛰你一下。

蛰的你伤筋动骨的疼,偏偏你还奈何他不得。

四哥初即位,要处理的政务极多,头一件就是先帝的丧事,处理好了是应该的,处理的不好,史书工笔,还不知道写成什么样子。

且四哥所在的这个位置,一举一动颇受瞩目,想要处置八王党羽,必须找个合适的借口。

云墨离开后,苏沐瑶松松挽了一个发髻,随手从妆台上取过一支白玉银竹笄固定住。

这样挽发的方式有点散漫,但乾西四所现在就她和云墨两个人,她并不想挽太过繁复的发髻,委屈自己的头皮。

接着,苏沐瑶取过一碟山瓜子,盘坐在窗边案桌旁,一边磕着瓜子,一边翻看《大清会典》。

她看这个,是为了了解本朝税制。

前几日,云墨提了一嘴要缴纳春季税的事,她忽然想起,她的雪顶春梨也是要缴税的,只是……

时近月末,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悄然而至。

琉璃瓦檐上,滴滴雨水汇聚,在走廊外形成一道透明的水帘,廊下的芭蕉叶子被雨水冲刷的青翠欲滴,微风中,泛着一股草木泥土的清新味道。

古代别的兴许不如现代,但空气质量是真的好。

苏沐瑶推开窗户,舒舒服服的伸了个懒腰。

因为今天从慈宁宫请安回来,天上就开始飘雨点,苏沐瑶并没有冒雨工作的习惯,索性放了自己和云墨一天假,吃完午膳,就开始睡觉。

若真有反党勾结,试图复辟前朝,那真是他的疏漏了。

一切的问题,立即迎刃而解了。

可是,四哥和太后的关系真的难评,虽为至亲,却不如陌路,着实让允祥头疼。

允祥来时,已经打好了腹稿,寻思着,自己怎么都得试一试,可他来的不巧,养心殿外的守门侍卫告诉他,皇上刚起驾去了御书房。

于是,他又转道去了御书房,到的时候,雍正正在紫檀桌案前挥毫泼墨。

看到他来,雍正似也不惊讶,随手将黑漆描金羊毫笔搭在砚台上,不等他开口,便将他叫了过去,让他来看自己刚写好的大字。

如今八王一党表现顺服,四哥不但不能罚,还得赏。

否则,落一个新帝残害手足的口实,就再也择不掉了。

所以前一阵子,雍正颁布圣令,共授命了四位总理王大臣:允祥、允禩、隆科多、马齐。

允禩不必说,马奇曾在先帝面前,多次保举允禩当太子,隆科多是后期审时度势,才投靠四哥的。

允祥作为雍正最信任的臣子兼弟弟,自然知道,自己这个总理大臣,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内务府当初与她商议时,并没提这一项,所以她趁这会儿闲了,自己先研究研究。

雨点,噼里啪啦的,越下越大。

困住了休息的人,也困住了行路的人。

御花园惠风亭中,曾经的十三阿哥,如今的总理大臣、怡亲王允祥,看着亭外水天一白的雨瀑,唇边露出一抹苦笑,对旁边的雍正道:“皇兄,都是臣弟不好。”

他今儿个冒雨入宫,是为了汇报朝里八王党的动向。

许是下雨天躲在屋里,听着雨声睡觉格外舒服,她这一觉睡得很沉,连梦都没做,一直睡到了现在。

现在已经是申时末了。

云墨提着红木抬盒从穿堂处走了过来,看到苏沐瑶,笑道:“小姐,我去取晚膳了。”

苏沐瑶看她脚下蹬着双木屐,叮嘱道:“雨天路滑,小心别摔了。”

“我知道,”云墨露出两个甜甜的酒窝,撑开手中的青绸油伞,下了院中台阶,渐渐离开苏沐瑶的视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