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3、第 23 章(1 / 2)

让它成为了一种珍稀花卉的代名词。

就跟现代产品一定要注册商标一样,有了商标之后,不但能够保护到企业的利益,还能形成一种独特的品牌形象,印在消费者的心里。

有了这两点区别,即便京都的梨花陆陆续续开了,她也不担心,雪顶春梨会彻底失去市场。

而且,她相信,在有了其他梨花做对比之后,雪顶春梨的优势还会被凸显出来,普通的春梨恐怕再也入不了宫里这群金尊玉贵的妃嫔们的眼了。

苏沐瑶只料对了一半。

让娘娘们看到了,多不像话。

云墨戳了戳食指,迟疑道:“可是小姐,您似乎忘了,这几日御花园的梨花也渐渐绽放了……”

今年天气回暖的很快,不光是梨花,御花园里的桃花、杏花、迎春花也有了盛放的趋势。

春日百花一开,雪顶春梨的优势不就荡然无存了吗?

想到这里,云墨不禁有些忧伤。

第七天,十五瓶雪顶春梨,净赚三百两纹银;

加起来,这一周,内务府一共取走了四百三十五瓶雪顶春梨,一瓶赚二十两,她们总共能赚八千七百两纹银。

八千七百两银子!

云墨光是听到这个数目,就差点幸福的晕过去,如果不是自己用力捏了胳膊一下,龇牙咧嘴的,实在很疼,她都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呢!

她现在走路都是飘的。

云墨没有插花的艺术细胞,所以她只能亲自来,一主一仆分工合作,云墨负责上梯剪枝,她负责插瓶精修。

累是累,但一想到这一瓶雪顶春梨能净赚二十两银子,两人就充满了干劲。

连轴转似的忙活了七八天,大约宫里需要的雪顶春梨数已经达到峰值,内务府送来的苹果青釉瓶终于开始慢慢减少了。

苏沐瑶和云墨有了闲暇的时间,便算起总账来,云墨拿着签好的单子念,苏沐瑶记录:

第一天,三十瓶雪顶春梨,净赚六百两纹银;

内务府那么大一个部门,自有一套成熟而系统化的办事流程。

早上,周德安才将丁皂保的手书送到,中午,就有一队广储司的太监来送苹果青釉瓶。

这次送来的一批瓶子共三十个,中午送来,晚上又会有人来收走,所以苏沐瑶和云墨主仆二人,必须要在傍晚前,将修剪好的雪顶春梨插入瓶中。

说实在的,这个活也不轻松。

首先要爬上木梯,再从梨树上挑选出合适的花枝剪下来,经过一番处理,插入瓶中,插进去之后,还没有完事,还得进行精修,确保瓶花的美观。

雪顶春梨的受欢迎程度大大超乎了她的想象。

接下来十几天,内务府发来的订单量突然暴涨,先是一天要求供给两百瓶雪顶春梨,后来提高到三百瓶,再后来竟提高到一天要五百瓶。

饶是苏沐瑶,心里也有些打鼓了。

每日来送苹果青釉瓶的太监里,有一个为首的,名叫张保,白白净净的,看着年纪不大,说话办事倒挺利落。

苏沐瑶问起来,他也没什么好隐瞒的,陪笑道:“您不知道,雪顶春梨的名头,已经从宫里传到了前朝去,那些王公大臣听说是皇上和宫里娘娘钟爱之物,

赚钱一时爽,一直赚钱一直爽,她宁肯天天受累,也不想失去这个发大财的机会。

苏沐瑶瞥了她一眼,并没多做解释。

听起来,云墨的担忧似有几分道理,但依她看,雪顶春梨的风头,绝不会被普通的梨花压下去,原因有二:

首先,雪顶春梨是她用灵泉水培育出来的,品质自与普通的梨花不同,雪顶春梨的香味更清幽,花朵开的更繁茂,更洁白。

然后,就是取名上的差异,“雪顶春梨”这个名字,直接将它与普通的梨花区分开来。

苏沐瑶好笑道:“这才哪到哪呢?你就犯傻了。”

云墨听话里有别的意思,吃惊道:“小姐您不是说,宫里的雪顶春梨已经饱和了吗?”

“是已经饱和了,但你忘了一件事,”苏沐瑶眸中光芒一闪,道:“瓶花是无根之物,不比盆景,即便用水滋养,最多也只能存活十来天。”

算算日子,第一批送去的雪顶春梨也该换了。

毕竟那可是放在妃嫔宫中的,花枝稍微不鲜嫩都不行,绝没有说一直放着,放到枯萎败落的一天。

第二天,六十瓶雪顶春梨,净赚一千二百两纹银;

第三天,九十瓶雪顶春梨,净赚一千八百两纹银;

第四天,一百一十瓶雪顶春梨,净赚两千二百两纹银;

第五天,一百一十瓶雪顶春梨,净赚两千二百两纹银;

第六天,二十瓶雪顶春梨,净赚四百两纹银;

这个过程不但考验体力,还考验审美。

幸而苏沐瑶审美还是在线的。

她虽没有专业学过插花,但也涉猎过一些。

她在现代的时候,常常三不五时去花店买花,回到家后,便用容器把花插起来,剪一剪修一修,放在茶几或餐桌上,偶尔路过看到时,自己心情也会变好,算是一个小小的兴趣爱好。

如今这个兴趣爱好却起到了大用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