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都市言情>何时杖尔看南雪> 二十二章 经年憾事许多,悔意却不再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十二章 经年憾事许多,悔意却不再有(2 / 4)

朱红的线绳悄然松散,落了一地晒干的梅瓣。

干瘪的花瓣尖打着卷,像是固执地不肯随寒冬敛去。

暗香斟满马车,岁岁伸手去拾散落的香囊,指尖却触及江休言同时伸来的手。

她蓦地缩了回去,直至看着他将香囊放回几案上。

江休言:“那匹织锦……”

“三位,我们殿下说若是坐不下,可到他的车上去。”

周稽听罢拍了拍这随侍肩膀,豪迈道:“好兄弟!既然殿下都发话了,那俺就不客气了。”

那侍卫轻轻拍掉周稽搭在肩上的手,朝岁岁道:“姑娘,这边请。”

这一幕尽收入梁归舟眼底,他微扬起唇角。

“这晏家的小姐,竟有几分故人风貌。”

他从前亦是个豁达不羁的山水游人,裹着两袖清风跳脱于尘俗间,只是亡妻之例在前,而今行事不得不多一份谨慎。

**

隔了一天,江左又开始落雨,檐上青瓦浮漾着湿湿的流光,苍穹被雨水冲刷得煞白。

檐下雨丝絮成珠帘,岁岁撑伞踏过门槛,微风掠过她面下薄纱,只见得一双杏眼清致明澈。

晏府前停着三趟马车,一趟是梁归舟的,一趟属江休言,余下最小的一趟,则是给晏府。

而他眸中野风,从未止过。

梁归舟忽而一笑,笑得像挖掘到惊世珍宝的窃贼,说:“休言,你此来江左,莫不是念着某位故人?”

江休言挑了挑,神色平静如水:“在大鄢能称之为故人的,应只有沈夫子。”

梁归舟不语,指缘摩挲过信笺上的“子疏”二字,尔后他将此信递到江休言手中,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背着斜洒进来的微光,竟有一丝阴恻。

平华帝信中消息传到晏府里,晏子疏闻之不禁皱起眉头,手中抱着的书卷被风拂了漫天。

岁岁:“你是在告诉我……”

“我不看这些诗文

桌旁酒坛朝白瓷盏中斟了半杯,幽幽梨花香溢了满室。

他轻酌一口,随后淡淡看着梁归舟,却不语。

清冷目光仿佛是斜风细雨里裹着一把不长不短的匕首,看不见杀意,却时时刻刻在梁归舟身间漫不经心地划弄着。

他被这样的目光盯得有些许不适,正要端起藩王的架子说些什么,外头护卫匆匆来报。

原是平华帝闻江休言在江左滞留多日,便遣人送了信来。

“我收到了。”岁岁问他:“为何赠一匹不曾染过色的织锦?”

清透的雨点子斜洒进来,淋了阵阵湿意,车内静谧得一时只能听见车轮碾过的声音。

微光透过车帘洒在岁岁半侧面颊上,眉眼之间恍惚升起薄霭烟雨。

其实岁岁心里有一个答案,半晌,她将这答案说了出来:“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注)

江休言:“……”

他这话说得轻淡,似是在与自己低喃,又似是说与身旁的近身护卫听。

岁岁跟在江休言的随侍身后行步至华色马车前,将踏上轿凳之际,却生出几分迟疑。

细雨打湿她半边发丝,长睫轻垂,瞧不清眸下神色。

然适时有双手自帘后身来,挽过她素白的手腕,将其带入车内。

黛色裙摆拂过几案上袋袋香囊,其中一只被扫落在地。

岁岁为免节外生枝,没唤伴雪、欺春同行,而是捎了周稽。

周稽大大咧咧往那马车前一站,掀开帘子朝里头探了探,随后回头道:“先生,岁……小姐,这马车也忒小了,咱仨人坐不下啊。”

晏子疏闻言亦过去看了看,空间狭窄得只容得下两人。

下一刻,周稽只见岁岁与晏子疏目光齐齐朝自己投来,立时苦着脸眼巴巴道:“俺还从来没去过宫里,先生,小姐,你们可不能不带上俺啊。”

正无措之际,从前头行来一名随侍,停在岁岁与晏子疏跟前作了一揖。

岁岁从亭中行来,拾起散落在院中的书卷,素手轻拍了拍书间微尘。

她道:“不过去京一趟,也并非什么刀山火海,父亲无须担忧。”

晏子疏眉关紧锁,道:“怕便怕赴的是场鸿门宴。”

“我尚在宫中时,陛下未曾怀疑过我的身份,父亲尽可放心,去了宫里,话说得少些应不会出什么岔子。”岁岁宽慰道。

晏子疏点头不语,心里头却不是说放心尽可放心的。

信中道宫中皇后寿宴将近,盼休言早日赴京共聚佳宴,若四子梁归舟途经江左,二人便一道归反。

梁归舟扫到信的最下头,但见还有一句:朕颇念子疏文采,勿忘捎上子疏及其家眷一同来京。

其眸光凝固在“子疏”二字,思绪间的堵塞仿佛一瞬间被什么疏通,他目中闪过几分清明。

梁归舟抬眸注视着江休言,殿外一阵梨花簌簌,风卷着淡香窜逃进殿内,扬起对面人雪白的衣摆。

他的模样与当年青山书院下沈年的身影完完全全重合在一起,似乎这些年,散去的只是郊野上的暮霭沉沉,消融的只是远山间微不足道的皑皑白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