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其他小说>七零宠婚,嫁给第一硬汉> 第六百二十八章 三天时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二十八章 三天时间(1 / 2)

“那我老娘能要得回来吗?”

“应该能。”

“爷爷,帮我问问怎么个流程法。”

赵老爷子表示尽量去问。

沈家人祖上就是靠本事吃饭的,也不存在剥削压榨更没干坏事儿,相反在抗日战争时期还出过英烈。

小院打理出来后,沈大娘就搬了过来。

“红英,你们年轻人有你们年轻人的事儿,你去忙你的。”沈大娘道:“我在这儿,这儿也是你的家,孩子们想过来就过来,我给他们做糕点。”

沈大娘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赵家孩子们想吃糕点,赵老太会说去外面买,赵家二婶会说吃多了甜食能牙不好……

反正在赵家各种不自在。

总算有了一个自己的落脚点。

要依着原房主的想法,直接劈了当柴烧都有可能。

所以,东西贵重与否还是要看跟着谁。

沈大娘对这个院子满意得很。

“红英,我一个人住这么宽不太好,你要不租出去两间?”

“老娘,不租了,您老喜欢清静,一个人住就行,我让小菊有空就来陪你。”

也是噢,解放初期打土豪分田产,听爹说就有不少人家分了地主家的家具,甚至那些精细的碗和盘子都分了的。

毕竟,穷苦老百姓家的都是黑漆漆的粗碗,稀罕得都不敢用来盛饭菜。

再加上五十年代后期的各种乱,能保住一条命就是幸运了。

“可惜的是他们不知道保养。”沈大娘叹息一声:“回头我来好好打理打理。”

“老娘,会不会太累?”

“这房子是沈家的,早在七八年就有政策下来归还沈家人了,只因为各种原因沈家后人没有回来,现在人家回来了,物归原主是应该的。”

“放庇,沈家是地主,当年地主的房子都

有赵家出面帮忙,想必有一个好结果。

结果让杜红英没料到的是也有赵老爷子搞不定的事儿。

政策有,房子确实是沈家后人的。

问题是现在住在里面的人家没地儿搬。

街道办也协调不下来。

“你不懂是正常的,你爹是木匠,他应该懂。”沈大娘笑道:“这样说吧,这一套家具如果拿去卖也能卖上一两千块。”

啥?

自己占了这么大一个便宜?

瞬间就觉得有点担心,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吃了会不会撑死。她占了人家原房主的便宜是不是不太好,要不要再补点钱给人家?

好纠结啊!

因为五十年代的各种原因变成了别人家的。

老人回去看了一眼祖宅就病了,心里的难受可想而知。

杜红英发誓要替老人拿到房子。

“行,这事儿我帮你处理。”

“谢谢爷爷。”

看沈大娘高兴,杜红英心里也放心不少。

当然,她还想问问沈家老宅的事儿。

再次找到赵老爷子。

“爷爷,您在忙吗?”

“噢,红英啊,不忙,来来来,坐,爷爷正要找你呢,你说那个沈家老宅的事儿,我托人打听到了。这个宅子在七七年就已经有了政策返回原主,但是因为沈家无后,所以是街道办接收了。”

“不用不用,我有事会找她们。”

杜红英早看出来了,老太太是一个很有情趣的人。

烹饪美食、练字、插花、点茶……

以前为了生存,老太太连下田栽秧子都是干过的。

现在,老太太应该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了。

“不会,你放心,我不会累着自己的。”

“那就行,您的身体为重。”

让杜红英和沈大娘惊讶的是,房间里还有原房主不要的一张雕花架子桥,经过沈大娘的鉴定又是黄花梨的。

“应该是一套的家具,可惜了可惜了……”

杜红英……明珠蒙尘啊,也幸好是落在了自己手里。

“不可能,我们五几年就搬进来了,住了二三十年了让我们搬出去,你们嘴皮上下一动就是一句话的是,你让我们这些老的少的搬哪儿去?”

“就是,凭什么让我们搬,别人家的?简直是笑话,别人家的房子怎么可能让我们住?”

“对嘛,当年就分给我们住这儿,我不管,分哪儿我住哪儿。”

街道办的同志又气又急又解释不清楚。

他们也没搞明白呢,从他们一来这儿上班就知道这个院子里住着七八户人家,结果突然有一天通知他们让搓出院子归还沈家的后代。

“黄花梨在材质上有很强的硬度容易雕刻和加工;颜色多不深不浅外观非常的漂亮;不易干燥耐摩擦。大户人家做家具大多会选黄花梨、紫檀、红木、白枝,这套坐椅你看雕花多工整,肯定大户人家出来的……”

好家伙,一张凳子都这么多学问。

那啥,还是要有眼力才行。

“老娘,您说出自大户人家那这套家具也不应该出现在这儿呀?”

“呵呵,你忘记了,我们沈家连房子都没保住更不要说家具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