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其他小说>七零宠婚,嫁给第一硬汉> 第两百零七章 半夜发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零七章 半夜发动(1 / 2)

说是出任务,什么任务是保密的,归期更是未定,越是这样,越让人担心。

睡不着的时候,杜红英爬起来给他写信。

写家里发生的事儿,写儿子调皮气得她想揍人,写八卦,写……写完后苦笑:这些又往哪儿寄啊?

等他回来看了怕是要笑话自己了。

正想着,突然听到急促的门铃响。

就像他,要是不当大队长,他出去干木匠日子也不会太差。

现在的老爹居然管起了红卫的学习,还为他读书尽可能的创造好的条件。

离开家有大半年的时间了,杜红英也想家了。

嗯,等高志远执行任务回来一定带着两个小子回家去看看,顺便再帮爹指导指导大棚的技术。

想必他搞这一项又会成为全县的焦点吧。

村里倒是可以推广。

信里老爹还说通安村通上电了,村里有几户穷点的人家没钱买入户电线,山川煤厂的厂长人很好,将厂里一些用不上的电线送给那几户人家了。

虽然安通了电,但是很多村民还是很舍不得开电灯,依然是早早的吃完饭就上床了,孩子们点个电灯做作业都说浪费电,电费要花钱。

几乎所有的人家电灯泡都是买的五瓦的,爹说自己家买了一个一百瓦的大灯泡透亮,能把黑夜照得像大白天一样亮,哪家有办大事儿的时候都可以借去用,又买了两个二十五瓦的灯泡,一个安在了堂屋里一个安在了红卫的房间里,那小子读书做作业的时候用,光线不好会成鸡摸眼……

看了爹的信,听了郑大嫂对他们村长的抱怨,杜红英再次感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村里人都羡慕你呢,说要是自留地再多点也这样搞大棚,种的菜也可以卖钱了。”

“村上也可以搞啊。”杜红英并不觉得这技术要保密。

“搞啥,我们村里当官的怕拿本钱怕亏本怕担责任,前怕狼后怕虎的,肯定是搞不成。”郑大嫂说话像机枪,突突的直往外冒:“我算是看明白了,他们只是眉毛底下挂两蛋,光会眨眼不会看。”

赵大琼和杜红英都乐了。

这年头当村干部确实是需要一些胆子和魄力的,对周围的事物和人要有认知和判断能力。

“好好好,我是个没用的,我……”

“大娘,您快回去收拾一下东西。”

“收拾好了

日子平平淡淡的过着。

偶尔听到的八卦就当是茶余饭后的调料。

什么李小兰又说苏大娘故意的了,她不喜欢吃葱,苏大娘炒的菜里全是葱。

苏大娘听到这话气得半死,她真不知道啊,割了半斤肉没什么可炒的,就在杜红英地里扯了一棵大葱回去炒了肉片,结果说她故意的。

苏大娘洗衣服,把她一件新买的尼龙布料衣服用开水给烫皱了烫缩了,气得李小兰不得了;

“谁呀?”

“红英,红英,是我。”

苏大娘!

打开房门,苏大娘着急得很:“红英,快帮帮我,小兰说肚子疼,她之前又不喊我,我又睡得沉,刚听到她喊才知道都疼了好一段时间了……”

“好,大娘,您别急,我马上喊符嫂子送她去卫生院。”

爹不当木匠当官也会出彩。

杜红英甚至觉得他爹完全可能再进一步,比如混到公社去当个什么干部,甚至可能是有编制那种……想想就觉得挺好的。

这小日子平平淡淡中透着幸福,她喜欢。

白天都好过,东家长西家短说说笑笑干干活儿哄哄孩子就混过去了。

到了晚上,杜红英就会想高志远,疯狂的想。

老爹当了大队长,时常去公社和镇上甚至县上都开会,接触的人也不再是村里的婆婆大娘们,眼界开阔了,对红卫学习更重视了。

以前老爹养儿子是在放羊。

他认为读书这种事儿能读出来靠的是祖坟。

祖坟埋正了才能冒青烟,读得就读,考上了哪儿砸锅卖铁都要供起走。

读不得就不读了,回来跟着他学木匠,养子不学艺,挑断畚箕系,手艺是活宝,走遍天下饿不倒。

就像老爹当队长时,自己给他提议分组干,要是他胆子小就不会有生产队的人吃上饱饭的这一天,也不会提升为通安村的大队长,更不会有现在的大好局面。

上周还收到了老爹的来信,说建大棚的事儿已经决定在七队做实验了,赵队长表示一定听从安排,他们七队队上不缺钱。

老爹还让她将重点难点写清楚告诉他,可不能干砸了,搞得好,明后年再在村里其他小队推广。

杜红英想起了明后年政策可能会变。

又想光政策的东风吹到自己那个村时一般都会晚上两三年,毕竟上辈子包产到户都已经是八二年了。

周红回娘家去了,娘家的奶奶病危;

吴霞前几天身子不爽利,昨天早上吐了才想起上个月亲戚没来八成是怀上了

……

一桩桩一件件的,符嫂子就是一个收集箱,和村里的李婶子一样信息来源广。

下地干活,郑大嫂也会说点村里的八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