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7章 过年(1 / 2)

“草鞋(读音hai)倒转拖,耗子引儿(生仔

电视机天线已经用两根竹竿接起来耸在屋后,但屏幕上全是雪花点点,信号不好扯得人脸都歪了,还伴随着滋滋的电流声,一家人依然看得津津有味。

丰雪看看电视,又看看家人的笑脸,无比满足。

这是她重生之后的第一个年,万事如意,五谷丰登,也是家里人第一次看中央台的第一台春晚,一切的一切,实在太让人心潮澎湃了。

一位姓姜和一位姓马的未来相声界泰斗以及一位C省姓刘的着名女演员主持了这台晚会。

刘姓女演员作为唯一的女主持人,当时穿着的红色衬衫成为了所有女孩的追捧。给人印象最深的节目是歌曲《乡恋》。这一切都和前世毫无二致,春晚,从这一年开始,成为华国人春节的保留节目。

吃完早饭,放下碗,看见院子里的桌子上摆了一大堆好吃的。有冬瓜糖、花生糖、瓜子、花生、红枣等。

兜里塞满了零食,四姐弟带着小崽子们上街下坝疯跑,快活地到处乱窜,中午十一点的时候准时回家,家里已经贴好了门神和春联、关好大门后,家里人才开始做午饭。

这是预防有不速之客来,岔了家里的年。一旦被岔了年,第二年就会万事不顺。

十二点整,丰吉明拿着一挂鞭炮挂在院子里的树上,拿着一支香,迅速点燃引线。

鞭炮声响起的瞬间声音震耳欲聋,吓得小野小白嗖地窜进屋里躲到了床底下,小龟但是想跑,可恨爹妈把脚生的太短了,刚伸出去一只脚,鞭炮已经放完了,好在碎屑落在龟壳上没有实质性伤害。

进入腊月下旬,家里开始忙起来。每天除了做豆腐,还要忙着准备过年。

腊月24,送灶神。

腊月25,采购年货。

腊月27,炸熬骨儿酥肉,准备甜烧白咸烧白和镶碗。

腊月28,煮香肠腊肉。

R城的过年是伴着童谣唱来的:

小子小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

十二点的钟声还未响起,四处传来了零星的鞭炮声,姐弟四个急切地跟着父亲走出堂屋,看着鞭炮燃完后,这才欢欢喜喜地接过外婆手里的红毛线,在院子里的小树上拴上红毛线,以期待来年五谷丰登。

然后,外婆罗桂英把早就准备好的草鞋拿出来,让丰英拉着。

丰雪定睛一看,破烂的草鞋后跟被绳子拴着,没想到外婆还祭出了这个大杀器,她忍不住嘿嘿笑出声。外婆警告地瞪了她一眼,丰雪立马乖乖闭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外婆走在前面,四姐弟依次跟在后面。只听外婆边走边念:

一家人站得远远的,想笑又不敢张嘴,怕鞭炮炸进嘴里,他们眯缝着眼捂着耳朵,等鞭炮噼里啪啦一口气放完,四姐弟这才上前去找放漏掉的炮。

回到堂屋,腊肉、香肠、鸡、鱼、熬骨儿,糖瓜,甜烧白、咸烧白,镶碗,各式炒菜等,摆了满满一桌,一家人虔诚拜祭祖宗后才坐下享用。

吃完午饭,这才打开大门,四姐弟继续出门去呼朋唤友,大人们也出去到处走走。

天黑了,屋里屋外所有的灯都亮了起来。院子里、大门口的灯会一直亮着,直到大年初二。

晚上,全家人一起吃了一顿热乎乎的年夜饭,然后,全家人守着堂屋里那台十四寸的电视机前等着收看春晚。

腊月29,豆腐生意暂停营业,杀鸡,买鱼,和其他的一些零碎准备工作,比如把针线剪子,箩兜锄头什么的都收起来。

腊月29日晚,临睡前,外婆罗桂英反复告诫四个乖孙,“正月忌头,腊月忌尾”,不准说倒霉话,不准打架骂人,不准打破碗等等。

第二天一早,只要大人喊就必须立即答应,不管吃什么都不能挑嘴,不能说不吃,任何不吉利的话都不能说,以讨一个好口彩。四个娃娃忙不迭点头答应。

腊月30,一大早,睡梦正酣的四个娃被从被窝里拉起来,穿上新衣新鞋。等迷迷糊糊睁开眼睛时,手里已经被塞了一个碗和一个汤勺,碗里有四个不大不小的汤圆,还有星星点点的醪糟,寓意“四季发财”。

丰雪瞟了一眼,外婆和妈妈碗里的是“六位高升”,外公和爸爸的是“月月红”。连几个小崽子也都有份,每崽两个“好事成双。”

为了团团圆圆过大年,洋县人早早地就开始了准备,比童谣里唱的“腊八”还要早。

进入腊月,各家各户开始抢购年货杀猪、熏香肠腊肉,待到中旬,又开始推碾汤元粉,做醪糟酒,舂红糖,为大年初一全家人可以吃到象征甜甜蜜蜜、团团圆圆的红糖汤圆做准备。

团圆,正是人们做这么多准备所祈求的,正如大年三十必不可少的团年饭。

丰雪家今年添了两个大件,两台黑白电视机,杨柳公社家里放一台,县城家里放一台。可惜冰箱太难弄了,否则,也应该添置。

一家人的新衣新鞋袜早就准备好了,从里到外,焕然一新,整整齐齐叠好放在床头,只等着初一早上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