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科幻小说>大明商业帝国> 第585章 明清结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5章 明清结盟(1 / 2)

想一想不说别的,就他那个被搬迁走的滦州钢铁厂,和那里的军工厂,那恐怖的军火制造生产能力,再加上他曾经抢回来的那五千多万白银,那么,他现在已经打造出一支什么样的钢铁雄狮呢?

一支被大明抛弃的水师,就征服日本,力压荷兰和郑芝龙就可见一般。

想一想就不寒而栗。

“这样对比下来,臣斗胆,因为臣的治国能力有限,在咱们三国之间,吕建反倒是最强大的,其次是满清,然后才是咱们大明。”

崇祯也不是狂妄自大的人,就点了点头:“爱卿说的对啊。这些年的内忧外患,咱们的大明已经衰落到了不堪的地步。但你也不要妄自菲薄,若是没有你辅佐朕,这两年多的时间的操作治理,大明可能也许更坏。我们君臣还需努力啊。”

范杰继续教导崇祯:“然而,现在谈论吕建的人口,将另论。他拥有的两千万人口,却不是他的负担,反倒是他的强势所在。”

充值默默不语。

“因为,吕建虽然地区狭小,但他的势力范围却巨大。他主要发展的是工商,两千万人从事工商,工商给他带去海量的财富,而他用工商产品,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比如大明的江南,日本,朝鲜,吕宋,越南等等地区,能廉价换回他急需的粮食。所以,吕建不但不因为地区狭小而担心百姓无食而暴动,反倒让他因为工商而让他更加强大富足。”

崇祯身子后仰之后感叹:“当初吕建一直跟先皇,跟朕谈论发展工商,安置流民,当时朕还认为失去国本不可取,现在看来,是朕错了。”

然后看向范杰:“好在,你站出来了,继续了吕建的理念,才让大明重新起死回生,爱卿大才,懂了吕建的理论啊。”

其实,这就是所谓盛世三百年宿命论的基础。

土地为国本,当土地已经养活不起该有的人口时候,为了活下去,为了有限的资源,自然就爆发大面积的暴乱。

因为粮食不如金银。

金银短缺,大不了大家紧紧日子,或者以物易物,但粮食不行。

当粮食出现短缺的时候,你多一口,我就会饿死。

一提朝鲜,崇祯就怒火中烧,但又无可奈何。

原先的朝鲜对大明这个宗主国,那是言听计从,每事必问。然而自从吕建的妹夫李浩上位之后,对他的大妃那是畏惧如虎,是出了名的妻管严,再也不派使臣每年来朝贺,对大明下达的旨意,更是阳奉阴违。

自己几次派使臣去朝鲜,索要供奉贴补国用,竟然直接被那个李浩给打了回来。

而他对吕建那是言听计从,执行的国策,也都是依葫芦画瓢,没有一丝走样。

现在的朝鲜,已经和东江镇合为一体,朝鲜就是东江镇,东江镇就是朝鲜。

“既然皇上睿智的看到了这一点,那么如果我们帮助吕建,在这其间,我们就只能卷入到和满清的战争之中,这不符合我们大明的利益。”

被吕建影响的太深,君臣已经不自觉的说出了这句话。

“那么我们趁他们互相混战,喘息恢复安定内部的精力就没有了。而当吕建灭亡了满清,那么拥有更加广阔的疆域人口的他,就一定会全力以赴对付咱们,那样才是养虎遗患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把自己和吕建比肩,范杰没有恼怒,反倒认为自己的荣幸。但他必须在表面上不能承认。

“两者相加,在人口上,吕建已经和满清旗鼓相当,虽然在面积上,还不如满清,但是这的面积上,那是工商业发达,国内海外贸易兴旺。它的实际产出能力,已经是10倍满清不止。

满清虽然有满清八旗,蒙汉八旗,有大军百万。但是吕建也手握几十万虎狼。而更关键的是,吕建军队的那种装备和士气,天下无人能敌。如果两军摆开堂堂之阵,臣认为满清必败。”

现在吕建的军队发展到什么程度,崇祯不太了解。但他了解原先吕建,在大明时候掌握军队的战斗力和状况。

以三千标营,带着一群民兵,也就是乡勇,就灭当年拥有十万叛军,吕建的兵,绝不能小觑。

那么,为了我不饿死,就必须付出加倍的代价得到粮食。

从而让粮食的价格无限制的增长。

就比如,在天启年,西北粮食是每石八钱,后来涨到了一两二钱。再后来随着天灾歉收,竟然达到了二两五。

而历史上,没有吕建有能力调剂南北,西北大粮食在臣子十二年,竟然达到了恐怖的十一两。而且有价无市。

所以,人口是封建时代反战的基础,战争的基础,但也是摧垮一个王朝的本因。

范杰再道:“所以臣认为,吕建实际拥有的是整个朝鲜国,这个广大的地区,还有朝鲜1000多万人口。再加上他东江镇千万人口,在人口上,已经和满清旗鼓相当了。”

在这个年代,无论是战争和发展,最基本的都是人口。

人口是劳动力,是发展一切的基础。

当然,按照现在的生产力水平,过多的人口,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就比如现在的大明。

原先人口已经超过了土地和其他行业的负担,变得流民变得,流寇风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