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科幻小说>重生之东宫有梨树> 第九章 劝说老国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劝说老国公(2 / 3)

唐镇远呼吸一滞,好一会,安静的空气中只能听见他略带浑浊的吸气声:“……你的意思是?”

“杨氏之乱,到正玄门宫变,这疑点重重的两件事情中间,一直存在着当今圣上不愿意被人知道的联系——圣上当年曾经误信某个西域使臣,将杨氏一族作为祭品来延长自己的寿命。他对温贤太子的一切不信任,都是源自于他自己对杨氏做出的恶行。”

“此事,你如何知晓?”

“前几年杨氏旧宅中传出闹鬼的异闻。因为担心传出不好的传闻,我与唐云忠便去调查情况,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人皮鼓、人血祭祀、和那个被关在屋中饿死的外国使臣,他在临死前将自己所知道的所有事情都记录了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比唐家更加重要的是唐家军,唐家是可以糊糊涂涂过日子的好地方,而唐家军则半点不容许马虎。这件事老夫后来也算想明白了……让揆荣放弃唐家军,不仅仅是为了云忠,也是为了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全两边。”

“臣女也觉得这样不错。”我敷衍地答应了一声。

“……所以老夫也想知道,为什么圣上会忽然希望唐家军易帅?”那昏聩的眼中陡然闪过一抹精光,“许大人恐怕已经猜到了什么吧?”

我思考了片刻:“老国公以为,是为了什么?”

“既然已经有了猜测,何必再来试探老夫呢?我原本想着的是,圣上大约是不愿意云忠与温贤太子交好,将其看作北川侯一派的人物,才会对云忠心有不满。老夫来到北川也是想要摸清状况,提醒云忠与北川侯保持些距离。”

“唐云忠没有办法做唐家军的主帅,应该不是您的意思吧?”我凑近了一些,“臣女斗胆来猜猜,是不是圣上的意思?”

唐镇远瞪大眼睛,片刻后四下观察一圈,凑近我稍许:“你如何猜出?”

“这次来访北川,您虽然将唐宣文一并带来,却处处含糊犹豫,想来并非真心希望唐家军易帅。于是臣女便斗胆猜测,并非您想要易帅,而是另有其人。”

唐镇远点点头,不由得喟叹一声:“真不愧是云忠心悦的女子,当真聪慧过人。”

我凑近了一些,焦急地确认:“所以如果在您看来,还是唐云忠更加适合主帅之位吧?”

“……杨氏的事情,确实留下太多疑点。”唐镇远思虑片刻,忽然抬起头,“不对,照你这么说,云忠也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了?”

我点点头:“不错,是我和唐云忠一起知道的。我从发觉您其实并不希望唐家军在眼下易帅之后便一直在怀疑,圣上突如其来态度的变化,会不会与此事有关?”

“然而您也看到了,北川和唐家军眼下唇齿相依。正是这种密切的合作最终才能让唐家军更加强大,眼下拆开北川侯和唐家军,无异于自寻死路。”我急切地强调,“恪己大人是几乎没有私心的人,正是因为他与小将军相互的信任是发自内心的,这个默契的合作才能在短期内达到这么好的效果。这几年十八单于来势汹汹,若并非他们在此守护,只怕北方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是啊,老夫这几日在北川多处观察,深知这是不可以断开的联系。纵使圣上忌惮北川侯,也不该是现在……这内忧外患的时候?”

“而且这几年,北川侯虽然势力在北地三郡发展壮大,却未曾有过半分僭越的意思。从那江副将的态度就能知道,朝中不少人应该都觉得,北川侯眼下不过是一个被驱逐到北国朔地的地方诸侯罢了。老国公,你想过为什么当今圣上至今都忌惮恪己大人吗?”

唐镇远未置可否地看向我。

“老国公可否记得,崇帝在位时那一场巫蛊之乱?”

唐镇远苍老的脸上露出晦暗不明的盘算神色:“事关唐家军,我不可能像是料理唐家产业一般任由他们恣意妄为。唐家眼下在京中的权势和财富揆荣他们早已攥在手中,这些财富权势纵使坐吃空山也足够他们享受好几代。但是乾门关乃是军机要地,容不得半分儿戏,老夫万万不可能仅仅依照谁更为亲近来决定谁是主帅。”

“论声望、兵法、胆略、武艺,宣文没有一点能与云忠媲美,乾门关这片兵家必争之地交到宣文手中,恐怕实在是难以长久守住。加上军中素来都是能者居之,老夫此时易帅,不免军心动荡,甚至可能发生哗变。”

唐镇远讳莫如深地看了我一眼:“更何况,北川侯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如果唐家军真的交到宣文手里,他纵使不去特地搅混水,只要不像这般尽心竭力地维持着两边的合作,这种复杂的合作过不多久就会破裂。早晚有一天,唐家军都会不复今日的荣光。”

“届时,唐宣文又将怎么被史书书写呢?”我在旁戏谑地加了一句,“唐家军,大越二百年的铁壁,眼下就好像一只烫手山芋,传到谁手里一旦败落,都会让这个人在史书里留下罄竹难书的一笔罪孽。倒不如说,唐家从长远来看,应该庆幸有唐云忠这个傻子接了这么一个烂摊子,他们才可以在京城高枕无忧。”

我看向唐镇远,从他的沉默中我知道自己没有猜错——我所描述的也正是他这几年最终确定的想法。唐云忠接任主帅之位,而唐揆荣他们则留在京城思考转向文人世家的途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