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都市言情>重生:金融天才从五千到五万亿> 第425章 给芯片公司画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5章 给芯片公司画饼(1 / 3)

然后缓缓地问道:“你们知道未来中国进口最多的商品是什么吗?”

“不知道,可能是粮食吧。中国人口多,粮食不够吃。”

李建笑道:“不对。”

“那就是石油,什么部门都缺不了石油。”

李建笑着否定:“这也不对。”

这话一出,在场的工人代表激动极了。

本来以为这个年轻人,根本就是个富二代,根本就是来走个过场。没想到,居然来真的办实事。

连赵乐天董事长也一脸惊讶。不知道李建要做什么。

“这是真的?”

“你真的不要利润和分红?”

心里很沉重。

这跟世界先进的芯片生产线还是有点差距的。

李建问道:“赵总,我能够跟工会的负责人开个小会吗?”

“好,马上安排。”

很快,小会议室里,李建会见了几个工会的领导者,以及工人代表。

“就是,还嫌弃人家年轻?”

……

众人议论声中,公司的赵乐天董事长,带着李建参观了一圈。

“李总,这是旧的生产线。现在工艺落后日韩好十多年。成本高,良品率也低。现在就等着欧洲那条生产线运回来了。”

李建问道:“海运了吗?”

李建停下来,看着周围的人,在认真聆听。

心中很高兴。

“我也知道,对方给了五倍甚至更高的价格来购买你们手中的股份。但是我还是希望你们不要卖给她。”

一个工人代表提出质疑:“爱国我是支持的。我是个爱国主义者。要是国家发生战争,我第一个冲上前线。

“换算成人民币,就是我们每年花超过一万亿甚至两万亿的资金去购买外国的芯片。还有国内自己生产的呢。这是多么巨大的市场。”

众人顿时吃惊不已。

连赵乐天董事长也惊讶道:“李总,你说的可是真的?”

“这是我们根据目前的数据,反复测算的。绝对准确,一点都不假。”

李建继续解释:“各位,我们现在的半导体研究和生产,已经落后欧美十年左右了。如果现在不加大研发力度,今后我们只能每年花费大量的外汇购买外国的芯片。更气人的是,对方随时可以用涉及国家安全为由,禁止出口芯片给中国。到时候,即使你有钱,也买不到。”

很快,李建带着几个美女飞到了重庆。

到了芯片公司的时候,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众多员工和领导都站在门口等候。

等李建等人到了之后,众人傻眼了。

“这什么什么领导?还说是什么投资公司的老总!怎么看起来就是一群大学生?不应该啊。身边还有好几个女的。”

“真猜不出,请你告诉我们。”

“是芯片。中国未来每年进口最多的商品就是芯片。其次才是石油。”

众人惊呆了。

他们没有想到,中国居然进口的芯片价值超过石油,超过粮食。

李建继续解释道:“今后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都将会越来越智能化。十年之后,我们每年将需要向外国进口大量的芯片,每年的进口额超过两千亿美元到三千亿美元。到十五年之后,将超过四千亿美元。而且逐年增加。”

“那你投资咱们公司是为了什么?”

……

工人代表和工会的领导,都有点惊讶。也都不知道李建要做什么。

“你们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我会放弃利润和分红。那我就告诉你们。”

李建扫视了会场一圈。

“各位奋战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人朋友,我仅代表个人和我的集团,感谢你们,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你们的辛劳,支撑起了国产半导体的半壁江山。让我们的很多企业不必高价进口外国的芯片。”

李建短短的几句话,就让在场的工人代表感动。

这么多年来的辛苦工作,谁能够真正懂他们?

“接下来,给各位带来几个好消息。”

“现在我占股份为16%,但是我并不参与公司的决策和具体的经营活动。所以,我也没有什么功劳。因此,我决定,每年分给股东的利润,我一分钱都不要,全部按比例分发给所有的工人。”

“现在据说经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了。”

李建叮嘱赵乐天:“来了之后,尽快安装。这些外商有时候受到外国政府的干扰,以国家安全为由,经常扣留芯片半导体等技术设备。”

“一定。我们会尽快安装到位的。”

李建转了一圈,从里到外都看了一遍。

从宿舍到食堂,到仓库,以及车间。

“以后的高性能芯片,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的几个大型跨国公司手中。到时候,老美随时发挥长臂管辖权,到处掐中国的高科技企业的脖子。我们的科技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坚守芯片研发的阵地。”

李建的话,触动了一部分工会领导人和工人代表。

“我知道,现在有个叫做金泰基金的股权基金来这边,想要收购你们手中的股份。”

李建提高了音量。

“我希望你们不要卖给她。毕竟这是本土芯片公司,是关系到以后我们国家能否被卡脖子的一个关键企业。”

“是不是弄错了?”

“如果是老板也太年轻了吧?”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谁说年轻的,就不是老板?说说老板就一定是年纪大的?”

“就是,也可能是某个二代呢。”

“我可听说,这年轻人好像占据了16%的股份,听说就是他出资购买了生产线。要不然,我们都已经失业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