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都市言情>像妖孽一样纵横官场> 第155章 杨晓霞的离别交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5章 杨晓霞的离别交待(1 / 2)

“你懂个屁,少在我面前指点江山!”

“放心,再也不会有下次。等人大会议结束后,我们的婚姻也一起结束。半生风雨兼程,这是我能给你的最后一点辅助。”

发完最后一条信息,杨晓霞的眼泪也掉了下来。

她抹掉眼泪后,又回房打开了电脑,写了一份辞职信。同时预订了一张出国的机票,决定远离这片令她失望的故土。

这一晚,注定彻底无眠。

她无奈地摇了摇头,掏出手机给丁永春发了一条信息:“我累了,约个时间把离婚手续办一下吧。”

大概过了两三分钟。

手机屏幕中弹出了丁永春的回复:“又发什么神经?下个月就要召开人大会议,市里领导岗位要大换血,在这个节骨眼上你别给我找不自在。”

“现在你心里穷得只剩升职两个字,不觉得自己很可悲?”

“我怎么可悲了?难道你就不想做省部级的夫人?如果我不升职,你能当上吕州学院的副院长?别不知足。”

一条河穿城而过,两岸连座地标性的建筑都没有,跟省城长南市一比就是个没穿衣服的沧桑老人,浑身上下都透着腐朽的病斑。

双林镇的发展倒是日新月异,一天一个样。

可惜离市中心有点远。

要想与市中心连城一片,光修一条快速干道还不够。

食品工业园的规划审批权已经下放给管委会,想与中心城融为一体,得看陈长安有没有不断向东拓进的远见和魄力。

男人喜欢性感妩媚的年轻女子。

这很正常。

但一个正厅级干部,在舆论满天飞的情况下还在想着怎么把杀人犯藏好,这就有点不可理喻。

杨晓霞实在想不明白丁永春到底中了什么邪。

为了一个从KtV里走出来的卖酒女郎,居然会连家都不要,甚至不惜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去做赌注。

不如沉默。

杨晓霞收起满腹遗憾,最后给王勇老婆苗玉琴发了条信息。

前刑侦大队长王勇,上周被检察机关以谋杀、滥用职权、受贿等罪名提起公诉,数罪并罚判了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宣判后,王勇却没有提起上诉。

杨晓霞在给苗玉琴的信息中写道:“王勇以前是我的学生,他被抓之前曾来找过我,留了一些东西在我这里,你有空时过来拿一下。下个月我要出国,可能以后都不会再回来。你把他的东西拿回去,或许对你有用。”

夜深人静的午夜。

杨晓霞愁得像个被判了死刑的绝望者,一个人坐在餐桌边,愣愣地望着那一桌丰盛的饭菜,一点食欲都没有。

今晚又是亲自下厨,有丁永春最爱吃的油焖大虾。

虽然菜式没什么变化。

也是花了一番心思。

写完辞职信,她又想起当年陈长安向丁家提出退婚的时候,她曾气愤地骂过陈长安是个狗东西,心里面不由得惭愧万分。

想给陈长安发条道歉信息。

犹豫来犹豫去,她又把写好的信息删得干干净净。

有些人并不在乎她道不道歉,她确信这一点,确信在陈长安的眼里她跟丁永春是一路人,不分彼此。

与其被人评价为虚伪、评价为惺惺作态。

“丁永春,说话要讲良心。当年我在汉南师范大学教书教得好好的,为了支持你的工作我才来吕州。我从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转到一个二本大学,升个副院长还需要仰仗你的权力?我事事忍你,不代表我真的离不开你。”

“没功夫跟你吵架,离不离婚不是由你说了算!”

“我可以给你一点时间,等人大会议结束后就离,这次由不得你!最后我奉劝你一句,你若再藏着那只不知轻重的狐狸精,早晚有你后悔的时候!”

“杨老师,你这人有的时候真的很自以为是!”

“那也好过你玩火自焚,现在全城人都知道她是杀人犯,你还敢明目张胆地包庇她,请问有什么事情是你丁永春不敢做的?”

但从目前来看,陈长安大概率不会令人失望。

这么能干的一个“韩信”,当初没纳为女婿已经是种遗憾,现在又纵容一个卖酒女郎去捅人家的底线,连怀胎十月的孕妇都撞。

丁永春啊丁永春,你这辈子是玩完了,这次神也救不了你!

越往下想。

杨晓霞的心情也越沉重。

桌上的菜已经凉了,杨晓霞的心也已经凉透。

客厅里放着一首古老的英格兰民歌——《斯卡布罗集市》,歌词中分别代表着爱情、力量、忠诚和勇气的四种元素:香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现在听来已经没有当年的浪漫主义色彩,更像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讽刺。

杨晓霞起身把音乐关掉,拉开窗帘看了看外面的世界,呼上一口新鲜空气。

这几年吕州市的城市面貌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夜幕下的灯光稀疏而暗淡。

等了一阵,没收到回复,料想苗玉琴应该是在睡觉。

杨晓霞转身从保险柜里拿了十万现金出来。

用档案袋装好。

再写上王勇的名字。

保险柜里还有一个贴上了封条的档案袋,里面装着十几张足以震惊全省的照片,那才是

都是自己亲自去菜市场精选的优质基围虾,买回来后一只只地修剪虾须、挑虾线、反复清洗,确保健康的同时也有对厨艺上的追求。

可那个男人却没有回来。

前苏联作家托尔斯泰曾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中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当年在学校图书馆看这本书时,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杨晓霞曾坚定地认为自己会成为幸福家庭的缔造者。

没想到最终还是败给了人性,深陷在不幸的泥潭中无法抽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