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玄幻小说>帝:山河少年行> 第263章 李左车细说匈奴,秦子玉集思广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3章 李左车细说匈奴,秦子玉集思广益(1 / 2)

张目深吸一口气,然后起身走到地图前,用手指着其中一个地点,详细阐述道:“此地名为落马河,乃是大军驻扎的绝佳之地。然而,其四周数十里范围内,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山岭与峡谷。我们汉军正好可以借助这些天然地形,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从而将这两万狼骑兵牢牢困锁于其中。”

夏侯青一脸凝重地开口说道:“张将军啊,如果只是一味地依靠险要地势来防守,恐怕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啊!”

他皱着眉头,似乎对目前的战局充满忧虑。

然而,张目却微微一笑,显得胸有成竹:“夏侯将军稍安勿躁,等咱们大汉军队到达指定

秦子玉恍然大悟,原来汉军与匈奴之间的战斗要取得绝对性胜利竟是如此困难。只有通过巧妙地调遣军队、布置战局,千方百计地削弱匈奴狼骑部队的战斗力,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若能斩获敌首超过百人,其意义便相当于摧毁了一个拥有上千人口的部落。即便考虑到匈奴部落以青壮年居多,但排除掉老年、儿童和妇女后,一个千人规模的部落实质上仅剩下大约两百名左右的狼骑而已。

若是损失一百狼骑,千人部落就没有能力响应单于的征召了。

再加上匈奴人崇尚弱肉强食,又没有阵亡保护机制。部落狼骑兵一旦损失惨重,就会被其他部落吞并。

原来如此!这样看来,汉军与匈奴之间的抗衡变得简单多了。只需消灭掉特定数量的匈奴狼骑,便能有效遏制住匈奴单于那颗好战之心。

面对秦子玉的问题,李左车从容不迫地给出了解释:

想要战胜匈奴人那如狼群般凶猛的骑兵队伍,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设法遏制住他们的行军速度以及其活动范围。

如果任由这些骑兵随意驰骋,那么即使汉朝军队拥有上百万雄兵猛将,恐怕也难以抵挡得住区区几万名狼骑兵的冲击。

通常情况下,匈奴人总是能够牢牢掌控着战局的主动权,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何时开战、何地开战。而汉军由于缺乏足够的速度优势,往往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李左车继续说道:“我们的祖先在与匈奴人交战时,通常会选择在冬季出征。因为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到了冬季,便成为了所有灵长类生物的噩梦。即便是强悍如匈奴人这样的游牧民族,也别无他法,唯有躲进帐篷里熬过寒冬这一条路可走。”

秦子玉心生疑惑,追问道:“莫非你是想说,匈奴人中存在着一种习俗,刻意控制女婴的出生率不成?”李左车无奈地叹息一声,解释道:“的确如此啊!匈奴人看重青壮年男性来守卫部落、响应单于的征调令。而且各个部落拥有的资源极为有限,根本无暇顾及女婴这一群体。而单于若想活命,则不得不频繁发动战争;部落若想长久传承下去,就务必培养出更多英勇无畏的狼骑兵才行呐!”

至此,秦子玉恍然大悟。他深知,只要让匈奴人无法抢掠到充足的女子作为配偶,就能从源头上限制他们的人口繁衍速度。

秦子玉心中了然,他已经清楚地知道应对匈奴人的核心策略,于是毫不犹豫地说道:“诸位不妨畅所欲言,共同商议一下如何应对当前这两万匈奴敌军?”

此时,张目的眼神中闪烁着自信与决断之光,仿佛早已成竹在胸。只见他迅速站起身来,声音洪亮地说道:“上将军,匈奴人的骑兵固然行动迅捷如疾风,但他们庞大数量的马匹却成为了他们在营地选址时的掣肘。据我观察,这两万匈奴狼骑兵所拥有的马匹远超五万匹。如此众多的战马,对水源的需求极大。而在这片区域内,能够满足五万匹战马饮水需求的水源地寥寥无几。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制定破敌之策。”

秦子玉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接着追问道:“那么依你之见,具体应当如何实施呢?”

秦子玉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匈奴人若想度过严寒的冬天,就务必储存足够的粮食与草料,并放弃四处迁徙的游牧生活方式,转而寻找固定的地方来过冬。然而,对于汉军而言,他们若要在冬季出征,则需攻克两大难题:其一是如何在茫茫雪海中辨别方向;其二则是探寻到匈奴人藏身的越冬之地。

即便顺利地寻觅到匈奴人的藏身之所,但倘若匈奴人决意逃跑,那么汉军恐怕也难以将这些如狼似虎的骑兵尽数剿灭。毕竟草原上人口的繁衍异常艰辛,而汉军只需取得一次胜利,便能让匈奴人大受重创,甚至可能导致其在未来数十载间都难以复原。

这时,李左车道:“狼骑兵实乃匈奴人生育后代的中坚力量啊!倘若伤亡数量超过一千,那就意味着一个拥有万余人口的部落将会面临长达二十年无新生人口加入的困境。这般惨重的损失,匈奴人绝对承受不起呀!”

秦子玉好奇地问道:“我经常听到别人说‘一汉顶五胡’,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李左车微笑着解释道:“这个说法其实是形容在我们中原地区,一个身强体壮的汉人男子所具有的繁衍后代的能力,可以与五个匈奴青年相媲美。所以在对抗匈奴入侵的战争中,即使我们用一百名汉族士兵去换取一名匈奴狼骑战士的生命,对我们中原王朝而言也是划算的买卖。如果一场战役能够歼灭数千名匈奴青壮年,那简直就是造福子孙万代、流芳百世的伟大功绩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