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13 章(1 / 3)

果然黄力

所以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减轻这个现象吗?

看着对面热热闹闹的食客,孟夏梁陷入了沉思。

*

原先满堂春一小份糖醋里脊一毛钱,如今都说好就直接降成了7分钱。

虽然大家都知道,都说好是在照着满堂春的样子照葫芦画瓢,但架不住他便宜呀,来吃的人还是不少。

闫项明则是直接表示出了谴责,“这对面老板简直太缺德了,根本就不讲职业道德。”

闫项明、孟夏梁这批同事干的都是脑力活动,最看重自己的工作成果,他们也清楚地明白,想到一个创新的点有多么地难。因此看到这一点时,会比普通的食客更加愤怒。

这话一说,立刻得到了其他同事的附和,“这要是放在我们单位,辛辛苦苦翻译出一篇内容,结果转眼就被别人给抄了,那我可得呕死。”

王姐也义愤填膺,“是啊,如果两家店离着远,互相不影响也就算了。但两家店离地这么近,几乎就是门对门了,都说好这么一搞,抢占了别人的劳动成果,全把人给吸引到对面去了。这和杨洪业有什么区别?杨洪业当初不就是用了手脚反倒把别人挤下去了吗?”

闫项明和孟夏梁的同事纷纷在谴责“都说好”。

阮云枝一副沉思的样子,看不出什么反应,王贵雨在一旁有些焦急地问,“云枝姐,那咱们还再招人吗?要不要先缓一缓。”

阮云枝抬头宽慰大家,“不要慌,招人当然还是要招的。我们原本的老顾客回头率很高,再加上又有许多从别的地方赶来的新顾客,因此我们的客源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阮云枝顿了顿,又继续引导大家思考,“其实从这一点也能反映出来一些问题。最起码这说明对方一直是密切关注着我们这家店的,甚至他们在面对小碗菜这种经营模式也没有更好的策略来应对,因此他们只能放下脸皮选择了抄。”

这么一说,大家已经都明白过来了,她们心里也跟着放松了下来。

只是王桂花还有些愤愤不平,“话虽然这么说,但实在是太气人了!”

王桂花这么一出声立马吸引了其他店员的注意。

“桂花婶,怎么回事儿?”李芬连忙上前问道,王贵雨也有些担忧地望了过来。

王桂花一头恶气闷在心头,不吐不快,“对面那家店简直连脸都不要了,咱们推出小碗菜这才几天,他们竟然原模原样地搬了过去,跟屁虫也没有这么当的!”

一听这话,李芬和王贵雨都白了脸,她们能明显感觉到现如今是因为这里有小碗菜能让大家花一分钱吃好几种菜色,才陆陆续续有这么多人过来吃。那如果别的店也有呢?更别提对面的店一向卖的就比这里便宜。

一旁的常蕾也听到了这里的动静,她注意到有些客人似乎也在留意他们说了什么。

阮云莲如今感觉也有些微妙。

从前她看不上阮云枝,心里也总是把满堂春踩在脚底下。

但黄力竟然要学习满堂春这让她心理上有些难以接受。

当然黄力投了不少钱,自然不会因为阮云莲心里的想法而改变,小碗菜的模式还是要推行下去,阮云莲也就只能照做。

如今店里又的确因为小碗菜这种模式有种起死回生的迹象,阮云莲心情就十分复杂了。

潘梦在一旁听得十分尴尬。

但如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那还能怎么办呢?总不能让这么多钱投进去全部打水漂吧。

幸好大家不知道“都说好”是她开的,骂两句也就骂两句吧。

孟夏梁没有跟着大家谴责,但也蹙紧了眉头,他知道阮云枝为了这个店付出多少才有现在这个成果,结果对方直接窃取创新思考的果实,实在是可恨。

的确,保护原创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十分重要,但在这个年代几乎是不可行的。

这个年代人们的版权意识很淡薄,他们并不会因为是谁先推出来,是谁想出这个主意就去支持谁。大部分人只是在权衡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确实气人,不过他再怎么弄也始终越不过咱们去,盗版就是盗版,模仿就是模仿。”阮云枝也想得很开,她话头一转就开始表扬起常蕾,“常蕾姐,你这次做的很好!咱们在客人面前说话,就要注意形象注意内容。再者,咱们对自己这个店里就是要有这个自信。”

*

对面都说好也推出了小碗菜,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常蕾索性放开了嗓门,像是在跟店员解释,也像是在向大家解释道,“放宽心!咱们是因为做的好了才引的别家店过来模仿,但归根到底,上了报纸的是咱们这家!”

这句话换个意思就是在说,正品就在眼前,何必去吃那盗版的。

这话一说,食客们转头一想也是这么个理。他们在单位里也是要面子的人,若是传出去,让人知道自己是去山寨店里吃饭,多少会被人有些看不起。

待中午时刻走的差不多了,阮云枝这才从几人口中听说这个消息。

这种小碗菜的模式没有什么专利可言,想出来了势必就会被模仿,但阮云枝意外的是,她没有想到“都说好”竟然会模仿的这么快,还这么明目张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