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宋小农民> 第466章 金州府秋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6章 金州府秋收(1 / 2)

潘小安并不想这样做。但袁农却坚持己见。

“小安大人,总要有先有后。你能来田里劳作,就是为大家做了一个表率:

农为天下本!”

“院长,我明白你的意思,就按你说的办。”

潘小安撩起长衫,脱下鞋子,挽起裤腿。

袁农是东夷府种田最好的人。潘小安把他请来,让他掌管金州府的农业学堂。

袁农对土地热爱,对教学热爱,他很喜欢自己的种田技巧,可以让更多人知道。

袁农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天下无饥。

当初袁农问潘小安,“大人,你的理想是什么?”

潘小安是这样告诉他的。“世人平安,喜乐富足。”

但金州府的百姓,能够分辨出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早些年,百姓着急嫁女,一个是怕被契丹人强抢,一个是家贫,无法供养。

但这个季度的金州府百姓,生活明显的有了改善。

至少,他们在这个夏天,吃上了府衙发的粮食,不用只是靠野菜糊口。

秋收在即。

村民口里说的银子,就是纳妾银。娶一个五两,娶两个十两,依次累计缴税。

“道德上无法约束,只能在经济上干预。”

金州府百姓,初婚男子可以得到三两银子的奖赏。初婚女子也可以得到三两银子。

有罚有奖,才是为了金州府百姓。

潘小安这样做,就是为了鼓励生育。现如今,金州府的人口还是太少。

潘小安向围

冷狐聪接口说道:“实在是不能矣!”

其他众人也是齐声说道:“还望秦王勿怪!”

金州府秦王下地干活,自然引起附近百姓的围观。

百姓却觉得,这种递减式的形状很正常。

在村子里有里正,有族长,有老叔公,有小叔,有兄长。

这样的距离,可以很好的显示他们的能力。他们与秦王只有这么一点差距。

潘小安拔了一段距离之后,回头看。这在地里劳作的人,呈飞机羽翼式分布。

潘小安在前,左右两边依次渐后。

潘小安哈哈大笑,他笑的肚子疼。

“所有人听令”

公投结果被展示出来之后,又引起了一波议论。

“哎呦,官府怎么什么都管?人家纳几房小妾,他们也要管?”

一个赖皮汉在那里聒噪。

“刁三,你连个婆娘都没有,碍着你啥事了?难道官府这不是在保护你们吗?”

刁三看着那人,是本族的族长,他就不敢乱说话。

他看着左右两边的府衙官员,“一人一垄,都给我拔到头。”

“是,小安大人。”

这些人也笑人。他们与潘小安保持在五丛花生的距离。

这样的距离很巧妙。

潘小安若是说话,他们可以听到,并且做出反应。

袁农认可了潘小安的价值观。这个骄傲的人,才决定跟着潘小安到处行走。

袁农看到金州府实施的各种政策,到目前为止,他都是满意的。

袁农觉得潘小安没有撒谎。金州府施行的所有政策,都是为了让百姓喜乐富足。

“小安大人”袁农早就来到地里。

他在等着,潘小安拔下秋天第一撮花生。

所有的事情都变得不再重要。

这是金州府改编之后,第一个收获季。

金州府的百姓重视,张月如重视,潘小安也重视。

这天一大早,潘小安就带着莫前川来到金州府的官田上。

掌管金州府种田的人,叫袁农。

十几万的青壮,很难保持稳定的兵源。

但潘小安不想为一己私欲,破坏天理人伦。

男女婚嫁的年龄,必须超过十八岁。

医疗不完善的金州府,年龄太小,悲剧就会变多。

这些政策,很多是和金州府的习俗有些相背。

尊卑有序,尊老爱幼。可不就是这样吗?

潘小安挠挠头,“朝堂之上,府衙之上,可以如此。

在地里干活,讲究一个快收快种,时令不等人。

今日我允许你们放肆一回。大家伙加把劲,快点干活。咱们比一比,看谁干的快?”

“我等遵小安大人的命就是。”

这些人立马站住,等待潘小安的命令。

“原地后转,仔细观察。”

这些人回头一看,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是不是很有趣?”潘小安问。

曹宝笑了笑,“小安大人,不是我们不知。”

刁三再浑,他也不敢对族长不敬。

“族长,你说这是好事情?”有一个族人问道。

“当然是好事情。这个条款针对的是员外乡绅,限制他们娶妻纳妾的数量,可不就是为了保护那些家贫之人吗?”

众人点点头,“是啊。当初娶孩他娘,我可是出了一亩水田。

要是再娶一个,我可没有那么多银子和土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