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宋小农民> 第233章 招募乡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3章 招募乡勇(1 / 2)

“骄敌覆灭”宋江嘀咕一句。

吴用便笑嘻嘻的给他解释一番。两人都拊掌大笑。

不提童贯带兵围剿梁山,单说东夷府招募乡勇,充实厢军。

圣旨下达之后,潘小安也是积极响应政策。

既然朝廷允许各地充实厢军,那他还等什么呢?

这每一路都监皆有兵马一万。

八万大军在童贯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向梁山泊杀来。

早有圣旨下达,大军过处沿途府县供给粮草,不得有误。

梁山细作探知这个消息后,马上报告给军师吴用。

吴用便急匆匆来找宋江商议。

童爱卿辛苦一趟。这件事就由你来操办。

等你剿灭了梁山贼人,我便命你北上。

童贯大喜。

“微臣定然不负陛下所托。此去梁山泊,必将梁山贼人扫荡一空。”

徽宗皇帝为了给童贯鼓劲,还给他飞龙飞虎两个御前大将。

各府县还可以用乡勇拒敌,可谓一举两得。”

“办法倒是不错,这乡勇之资从何而来?”

童贯微微一笑,“或给予土地,或给予官职。”

徽宗皇帝懂了。官职皆名誉,土地有荒地。

“多少人合适呢?”

这两队都由王大福统一指挥。

陆军两千人,则分作三队。

一队由吴三刀带领五百人,当做斥候队。

一队由周阳带领五百人,当做辎重队。

一队由廖望带领一千人,当做主力队。

告示下发之日,仅仅三天时间,人员便招募整齐。

潘小安把他们分做两部,一部三千人全都在海边湖泊训练,唤做水军。

一部两千人,拉到夹山谷训练,唤做路军。

蒋海舟走后,潘小安便把马大春调来东夷船舶厂。

让他专职生产,适用于湖泊江流的轻便快船。

对于童贯的话,徽宗皇帝表示认可。

梁山贼人攻城掠地也不过是小小祸患。但若是能够前后夹击辽国,收取燕云,那才是千古伟业。

只是这些山贼霍乱,也不能置之不理。

童贯看出徽宗皇帝的犹豫,他一心想要成王,只要能促成北伐大业,他才不在乎其他事。

“陛下,臣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东夷府人口不多,想要招募五千人并不容易。

本着宁少毋滥的原则,潘小安给各县郡下令,每县郡各招募五百乡勇,府衙招募一千厢军。

东夷府有东港,岚山,东潘,东海四郡,又有五莲,莒县,蛟龙,郑山四县。

潘小安计划招募五千新人。这是他理想中的方阵人数。

也是他现在可以供养起的人数。

“八万大军来袭,我等该如何拒敌?”

宋江看向吴用。

吴用号称智多星,自然计谋百出。

而今童贯气势汹汹而来,必然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咱们可以给他来一个骄敌覆灭之计。

这两个大将一个叫张飞龙,一个叫李猛虎。

童贯又挑选了八都监。

八都监乃是八个兵马都监。这八人分别为:

淮州兵马都监段刚,郑州兵马都监陈宇。

邓州兵马都监王明,许州兵马都监李义等等。

徽宗皇帝也怕各地武装力量强大,到时候尾大不掉,影响朝廷。

现如今梁山泊也就三万兵马,以微臣看:

府衙可以实收厢军五千,县衙可实收乡勇一千。

如此兵力,当可以抵挡梁山贼人。

徽宗皇帝听后表示认可。

而潘忠的运输队,也抽出一千人,协助运送物资,保障后勤。

又有陆茗儿带领的女子队,负责打探消息。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全民皆兵的肃然之气,让东夷府也失去了往日的活泼。

潘小安又下了安抚令,让府县百姓不必惊慌。

刘成功走后,他推荐了自己的叔兄弟刘成名,刘成就给潘小安。

这两兄弟是亲兄弟。水性极好,对于海战很有研究。

两兄弟撑船,有打败海龙王郭唐两艘海船的经验。

潘小安也喜欢这两对兄弟。

他把这三千人一分为二,成为两个千人队。刘成名,刘成就分别任千夫长。

徽宗皇帝嗯了一声,“只管讲来。”

童贯咳嗽一声,声如洪钟。

“陛下,高太尉刚刚说各地充实厢军这是一个好办法。

再有一个可以传旨青州府,济州府等各府县招募乡勇。

参加乡勇的人多了,跟随梁山泊的贼人就会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