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宋小农民> 第54章 新的班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章 新的班底(1 / 2)

告示张贴五日,在凤凰郡一点水花也没有泛起。人们对于这种政策,已经习以为常。

说到底,无非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烧一烧就过去了,谁会当真呢?

看到郡上之人,没有反应。这是在潘小安意料之中的。

他之所以贴这个告示,就是想告诉全郡的人,有新的官吏来了。达到这个目的,这张告示就算没有白贴。

七月流火,天气在转微凉。

见潘小安点头认可,张师爷捻须微笑,那笑容似乎在说:“年轻人,你还差的远了,消停点得了。”

同张师爷告辞以后,潘小安来到自己的小屋。他在思考着张师爷的话,归纳起来就两点:

一,大户没人理会你。

二,小户不敢理会你。

潘小安想了想自己的初衷,反正我只是想让小门小户能过的富裕些,大户人家我去管他们做什么呢?

房间已经被打扫的很干净。桌椅板凳,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靠墙的两个槐木柜上,放着全郡的人口和土地副本。

潘小安随手拿起一本书册,翻看了一下。他见书册多有破损,很多页面也有缺失。

由此想来,这些数据估计也不准确。于是,他在心里盘算着,要在全郡搞一次人口和土地的普查。

说干就干。潘小安抬脚就去找县令师爷相商。县令不愿意管事,但必须通过师爷让他知道。

许县令看着眼前三人,满意的点点头。“我不管你们以后做什么,但是属于我的那一份,谁也不许拿走。”

许县令说完这一句,就走了。留下三人面面相觑。

“小安哥…”潘忠性子有点急。

潘小安摆摆手,“潘捕头,以后记得用职务相称,莫给人留下口舌。”

王进点点头,“县丞说的对。咱们不要拉帮结伙搞小团体,各自为政就好。”

王进走后,潘小安让潘忠严密盘查郡上的客栈酒楼,勾栏瓦肆。

两个老狐狸无所要求,他们过来找潘小安。也仅仅是为了示好,亦或者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态度。

王通告诉潘小安,为了防止山贼进村,村里决定组建一支巡逻队。沿河一带和河滩地,是主要巡视的地方。

这似乎变相的说明,他们是在保护新县丞及其家属的安危。

送走了潘里长和王通。潘小安心有所感:“组建巡逻队吗?自己是不是也要组建一支呢?”

他把王大福叫过来,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他听。

临城发了一封协查令:兹有盗匪于济宁府,劫掠生辰纲,着沿途县郡严加盘查可疑人员。

随着协查令下来的,还有一纸调令。崔知府让王进极速前往临城,去协助济宁府缉盗。

王进来找潘小安商量。潘小安告诉王进,“哥哥多注意安全。若想无为,便一言不发。若想有为,便去赌场看一看。”

王进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潘小安说的话,“兄弟放心。哥哥别的本事没有,自保是足够了。

再说这么多人,联合缉捕,用不着我去出头。”

这凤凰郡土地如此众多,总不能都被大户给占了去吧。

潘小安琢磨了几日,他写下了这样一个榜文:

告示:为了凤凰郡百姓更好的生活,凤凰郡县衙决定普查人口和土地。

凡据实上报人口,登记造册之家,按人口登记,每人奖励一亩田。

潘小安把告示一连写了五十张。每个自然村张贴三张,剩下五张则张贴在县衙和码头等处。

师爷是凤凰郡张黑墩人,名叫张瑞。为人机灵,有眼力。

他听潘小安说要搞人口和土地普查,便摇摇头,说了一句:“不可”

潘小安问他为何?

张师爷解释道,官绅家属,财主大户他们不会响应。而小门小户为了怕多交人口税和田亩税,也多有瞒报。

况且,县衙人手也不足。这么多人,天长日久,人吃马嚼,耗费的银钱由谁来出呢?

王进带潘忠离开。他现在掌管全郡的治安,剿匪工作。而潘忠刚好归他管。

潘小安在衙役得带领下,来到主簿的办公间。这间房子在衙门西侧院,坐北朝南一间小屋。

大前年,崔县令体面无私,把贪赃枉法的主簿法办。这个职位和房间就一直空了下来。

而如今潘小安当了县丞,就用了前主簿的房子。对于这个房间,他并没有什么忌讳。

行的正,走的直,又怎么会惧怕这些风水学说呢?

要王大福去村中,或者外村找些家庭贫困,思想上进的年轻人,来组建一支巡逻队。

马上秋收在即,他要好好的保护这些花生和地瓜,以防被人偷盗和抢夺。

潘小安带着潘忠去县衙报到的时候,王进也在。

王进因公被升做县尉,他的捕头一职,竟然被潘忠得去了。

这可真是出乎了潘小安的预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