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历史军事>少年战歌> 第八百零九章 引君入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零九章 引君入瓮(1 / 2)

众将不由得纷纷点头。杨靖大咧咧地道:“那究竟什么时候可以进攻?总是这么干等着太也难受!”

杨延昭笑道:“俗话说得好,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如果我们趁势猛攻,敌人来不及感受痛苦只会下意识地迎战。可是放一放的话,他们平静下来之后就会回想起今晚这场惨败的痛苦,会更加痛苦,战斗意志必然大受打击;若是再加上矢尽粮绝,他们就会陷入绝望之中。这个时候便是进攻的时机了。”

段志贤、杨靖和占金国都是粗线条,听到这里,依旧搞不清楚杨延昭认为的进攻时机究竟在什么时候。杨靖没好气地道:“杨老弟,你就说究竟什么时候进攻吧。”

站在杨延昭身边的杨琪扑哧一笑,没好气地道:“你可真是一头笨牛呢!这都想不明白,六哥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进攻时机就在后天早上,敌人矢尽粮绝之时!”三人恍然大悟。

夜晚过去了,太阳出现在天际线上,黑夜迅速退却,大地重放光明。西辽军将士提心吊胆地等待着大明军的进攻,可是整整一天时间过去了,大明军方面却没有丝毫动静。西辽将士们都不由得松了口气,虽然身处绝境的局面并没有丝毫的改变,不过敌人能够晚一点来进攻总是好的。可是耶律中却完全没有一点庆幸的感觉,整个人如堕冰窖,只感到彻底绝望了。他是西辽名将,虽然一开始不知道杨延昭的意图,可是经过这一天时间的思索,怎么也都想明白了。他知道杨延昭在等待一个最有利于他们而最不利于己方的时机,那便是己方矢尽粮绝之时。

西辽军继续拼命冲锋,然而在大明军的铁甲锐兵面前,再凶猛的冲锋也没有涌出,只不过落得血溅沙场的下场。西辽军死伤惨重,终于感到了害怕,面对踏着血水尸骸不断猛攻上来的大明军,西辽大军抵挡不住,开始骚动后退。而就在这时,左边骑兵,右边步兵一道围攻上来,好似几座巨浪一起猛冲西辽军!被这几股无俦巨力一搅,顷刻之间,西辽大军便被冲得七零八落了!将军了也好,士兵也罢,都顾不上别人了,只管自己逃命,陆陆续续奔入镇甸之中。

耶律中也侥幸逃回了镇甸,眼见大军十亭去了五六亭,真是欲哭无泪啊!随即振作精神,急令各军小心防范。不过大明军却并没有趁势攻击镇甸,这令西辽残兵败将稍稍松了口气。

耶律中站在镇甸中的高处,眺望城外的渐渐安静下来的大明军营,心中充满了惶恐和不解,他不明白对手怎么会如此料事如神,竟然好像对他的计划了如指掌似的?自己满以为神来之笔的突围行动,却竟然变成了自投罗网!

而与此同时,段志贤则在大明军的大帐中一脸佩服地问出了这番话:“杨延昭,你怎么知道敌军会在今晚从这个方向突围啊?”

杨延昭笑了笑,“这一点其实并不难猜。黄昏时候我们成功伏击了敌军,这一战虽然消灭敌军兵力不算很多,却让他们失去了几乎所有的粮草辎重。我估计西辽军手中的余粮最多就只能坚持两天。在这种情况下,等待援军显然不可能,唯有孤注一掷突围而出!而一般来说,西辽军刚刚遭遇大败,今晚应该是不可能突围的,不过耶律中也算是个饱读兵书深谙兵法之辈,说不定会耍一个诡计,想要利用这一点而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其实我对于耶律中的突围行动也不是很肯定,不过有备无患啊,因此预先做了布置。呵呵,没想到耶律中果然来了,这番布置总算没有白费。”

矢尽粮绝,士气便彻底崩溃,自己就是再能说也很难让军队重新振作起来。那个时候大明军若发起猛攻,其势必如同摧枯拉朽一般。耶律中想不到解决的办法,他认为便是孙武再世,白起复生,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琪在大帐中没有找到六哥,便询问大帐外的亲兵:“看到六哥了吗?”亲兵立刻指着军营中小山岗上的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道:“大将军在那呢!”杨琪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见了,当即奔了过去。

来到六哥身旁,看了六哥一眼,见六哥竟然眉头

众人听了这番话,不禁点了点头,杨靖大笑道:“现在听着好像挺简单呀!”

众人笑了笑,杨延昭笑道:“杨靖兄弟说的不错,其实兵法兵法并没有什么奇妙的地方,说穿了都很简单。”

段志贤一年佩服地道:“原本洒家对于杨大将军指挥战斗还有些不服气,现在洒家彻底服气了!杨大将军名不虚传,难怪大哥委以重任!”杨延昭笑道:“段大将军客气了!”段志贤没好气地摆了摆手,道:“你什么都好,就是这一点不好!不像好汉,倒像是没用的文官!”杨延昭哈哈笑道;“好!那以后咱们之间就不管那些狗屁礼节了!”这番话大对段志贤和杨靖的胃口,两人眼睛一亮,大声叫道:“对对对,管那些狗屁礼节作甚!”大帐内大笑起来。

段志贤不解地问道:“今夜的埋伏杀得西辽军鬼哭狼嚎死伤惨重,为何我们不趁机攻击镇甸?若是趁机攻击镇甸,定可一鼓而下,彻底消灭那些西辽军!”杨靖占金国也有同样的疑问,不由得看向杨延昭。

杨延昭道:“敌人的战斗意志还未崩溃,今夜虽然是个机会,但我军消灭敌军之后必然也损失不小。因此我想等到敌军弹尽粮绝彻底绝望的时候再进攻,便可一鼓作气消灭敌军,而我军则不会付出多少的代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