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历史军事>少年战歌> 第三百九十一章 顽强血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九十一章 顽强血战,(3 / 4)

然而这一切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王德所部必须坚持四天以上,这在杨延昭看来都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如果坚持不了,杨德政根本没有时间设伏,而王德他们死守宥州六天,远超预期,为杨德政设下埋伏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这才会有之后这一场大胜,彻底粉碎了李清霞的企图。王德和一万将士可以瞑目了,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

李清霞缓缓转身,走到主位上坐下。对亲兵道:“召大元帅前来议事!”亲兵应了一声,奔了下去。李清霞看向那个军官,问道:“李存孝和雪山军残部,现在哪里?”军官道:“大军战败之后已经退回了宥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剩多少人?”“大概还有两万五六千人!”

李清霞一阵恼火一阵心痛。这时,门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却是李宗道疾步来了。李宗道一进门,就看见了跪在地上的那个军官,随即朝李清霞躬身问道:“陛下,急召末将不知有何吩咐?”

,突然一名亲兵军官领着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奔了进来,急声道:“陛下,李存孝大将军派人来了!”

李清霞和李宗道立刻看向来使,李清霞急声问道:“李大将军攻破宥州了吗?”那信使跪禀道:“回禀陛下,我军已经攻破了宥州,现大军正在急袭长城岭的途中!”

李清霞和李宗道听到这话,一直以来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下了。李清霞情不自禁地感谢上苍:“天佑大夏!天佑大夏啊!!”情绪激动之下,不由的热泪盈眶。突然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连忙转过身去,擦拭掉了脸上的泪水。回过神来,兴奋地对李宗道道:“大元帅,如今的形势,对我们十分有利了!”李宗道点了点头,道:“想必杨延昭方面也得到了相关的消息,我们得防止他们撤退啊!”李清霞深以为然,随即吩咐道:“加派斥候,可别让杨延昭他们在咱们眼皮子地下溜走了!”李宗道应了一声,奔了下去。

当天晚些时候,李清霞召集众将,商议大反攻的事宜。李清霞计划锁上长城岭这个关键锁扣之后便困死杨延昭所部。待消灭了南方燕云军主力之后,便留下一部守御银州和长城岭,主力北上对付杨鹏!想到北方还有更加凶恶的战斗在等着自己,刚刚因为得到好消息而兴奋的众人,又不禁忧心忡忡起来。

在城外监视杨延昭所部的斥候不断传来消息,杨延昭所部始终没有任何一动。对此,李清霞等倒也不感到意外,毕竟城外的燕云军全是步军,若是贸然离开营地撤退,肯定会给己方战骑消灭他们的机会。西夏人不急,眼前的局势对于己方有利,最好岳飞所部永远如此不动,那么饿也把他们给饿死了!

李清霞淡淡地道:“李存孝没能夺取长城岭……”李宗道一惊,“难道敌军第六军团先一步进入长城岭?不应该啊!”李清霞道:“那杨德政两万战骑在贺兰原设下埋伏,李存孝猝不及防,被杀得大败亏输,如今残兵败将已经退回了宥州!”

李宗道皱起眉头,道:“贺兰原?那可真是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难怪李存孝毫无防备!”随即担忧起来,看了一眼李清霞,“如今形势急转直下,之前的战略目标只怕无法实现了!”李清霞皱眉望着一侧的窗外,喃喃道:“如今还能怎么办?还能怎么办?”

就在这时亲卫队长高峰匆匆忙忙奔了进来,禀报道:“陛下,克夷门失守了!”李清霞只感到

两天之后,李存孝又派信使来了。李清霞听到消息,疾步从后面出来,步入大厅,只见一个风尘仆仆的军官立在大厅之下。军官一看见从屏风后面走出来的李清霞,连忙拜道:“小人拜见陛下!”

李清霞快步上前,问道:“李存孝占领长城岭了?”这两天,李清霞茶不思饭不想,只想着一件事情,那就是长城岭,只要李存孝能够抢在燕云第六军团之前占领长城岭,那么大夏就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军官流露出悲愤之色。李清霞一见他这个表情,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只听他悲声道:“我军,在贺兰原遭到杨德政所部伏击,损失惨重!”

李清霞只感到天旋地转,身体踉跄了一下。定了定神,看向军官,沉声问道:“我不是提醒过李存孝吗?他为何还会被他们伏击成功?”军官道:“我军花了整整六天时间才攻破宥州,大将军担心敌军第六军团先一步进入长城岭,因此下令三军兼程赶路,对于警戒的事情便疏漏了。结果,结果在贺兰原突然遭到敌军伏击,他们两万战骑转眼之间便将我军冲得七零八落,我军在毫无防备之下虽然奋起反击,却最终还是战败了!”

李清霞懊恼不已,闭上眼睛,随即睁开,喃喃道:“就差这么一点,就差这么一点啊!这难道是天意吗?”这其实并非天意,而都是在杨延昭的算计之中。杨延昭在派出杨德政之前特别嘱咐过:如果宥州还在我们手中,便即刻奔袭铁门关,夺取铁门关,切断雪山军的后路,宥州的危局便不战自解了;若宥州已然丢失,便埋伏于贺兰原伏击敌军。杨延昭早就算好了,李存孝攻破宥州之后,定然会兼程奔袭长城岭,贺兰原在长城岭北二十余里处,是南下长城岭的必经之路,不利于埋伏却有利于骑兵冲杀,而李存孝所部大军从宥州一路赶来,到了这里,应当是最疲惫又最没有防备的时候,因此杨延昭断定,骑兵在此伏击有很大机会可以成功,结果确实如杨延昭所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