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历史军事>少年战歌> 第一百五十三章 。品德教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三章 。品德教育。(1 / 2)

那燕王的大船十分高大,看上去就和一座屯堡似的。但出了海,姚民乐才明白大海有多大,自己乘坐的大船在海里就像一叶树叶似的,随着海浪起伏飘荡。船上太颠簸,姚民乐的媳妇吐了,不过姚民乐没有吐。姚民乐在海上时候一直兴奋地站在最上层甲板上,扶着船舷兴奋地看着自己没见过的大海。

到了台湾,姚民乐本以为自己会看到一个破破烂烂的开荒地。但没想到一到港口,刚走下船,姚民乐就看到了一大片繁荣的商馆,骡马喧嚣人声鼎沸。

姚民乐一家人下了船,一百多人跟随着一个军官,往前走了一里路,军官把两百人带进了一个满是小摊位的小广场里。那个小广场入口处有个砖石门,门上面写着“人才市场”四个大字。

那个带路的军官大声说道:“若是不想种田的,可以到人才市场里找个事情做,大家进去看看吧!”来了台湾还可以不种田?姚民乐愣了愣,走进了那个人才市场。走进去一看,姚民乐发现市场里摆了不少摊位。那些摊位没人看管,但每个摊位上面都竖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

姚民乐和后面的农民都不识字,不知道那些摊位上面写着什么,都一脸求助地看向带路的军官。那个军官呵呵一乐,走上来指着一个摊位喊道:“新竹城张记酒楼招小厮两名,要求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品行端正。做过小厮者优先录取,手脚麻利者优先录取,善于招待客人者优先录取。待遇四两每月,包午饭一顿。有意者到新竹城南大街张记酒楼找掌柜刘老板。”

此时船队靠岸,一些商贩推着板车,正等待着船舶上面卸下大陆贩来的商品。这些商贩虽然不从事农业,但零售各种商品,也能获得不菲的收入。

当然,比起压舱的各种货物,船上更多的还是来开荒的贫民。这些农民下船后,立即就看到一个个身穿深红色天京新城军装的军官们引导他们。在军官的引导下,农民们一群群地走向新竹各地的临时安置点。

林青儿在船上看了看,看到虽然三十五船人、货千头万绪,但在关山和吕虎的组织下,各项工作都井井有条。关山穿着大红的官袍,率领新竹的大小官吏,等在码头上迎接林青儿。林青儿一下船,关山就跑上去拜倒,喊道:“关山见过林首相,恭喜林首相的弟子受封燕王,我等与有荣焉。”

林青儿拍了拍关山的肩膀说道:“这次讨灭契丹,你也积功升为从二品都兵马都监了,高兴不高兴?”关山大声说道:“高兴,关山喜不胜收,感恩戴德,愿为燕王的事业肝脑涂地。”林青儿哈哈大笑,跨上关山牵来的骏马,往新竹城中行去。

半路路过一个新到农民临时安置点,林青儿一指马鞭,说道:“进去看看。”关山赶紧跳下马来,牵着林青儿的骏马往安置点里走。

听到“四两每月,包午饭一顿”这几个字,姚民乐惊得张大了嘴巴。招一个小厮要给四两月钱?要知道在山东青县,愿意付一两五钱雇人的就算好东家了。这样的差事,往往是十几个人抢,东家各种要求,应募者抢破头也抢不到。平常的差事,有一两二钱月钱,就能招到人。

然而在台湾,上来一个酒楼小厮,就是四两月钱,还包一顿饭。这就是跟上了燕王的好日子?这就是台湾啊!?走到另外一家小摊位前,那个军官又读道:

“高记裁缝店招募女工。本店是燕王官方合作裁缝店,实力雄厚,长期承接燕王新募农民的服装订做,收入稳定。招募女工要求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女工熟练者优先。工钱实行底薪加计件奖金形势,底薪二两每月,另有计件工资。现有裁缝平均月入四两二钱。有意者请至新竹城西大街高记裁缝大院中应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又是一个月钱四两多的工作招募,看来在台湾,一个月赚四两银子不是难事。带路的军官看着一脸兴奋的农民们,说道:“在新竹,佃种王爷的田地的话,只要手脚麻利些

姚民乐是山东青县的农民,他家这次走运,选上了开垦台湾的队伍,跟随船队到了台湾。他们夫妇二人成亲时候就和族里分了家,在山东没有田,二人佃种村里乔老爷的三十五亩旱田。那些旱田一年也就收七、八斗麦子,刨去五成地租和一斗二升的种子,姚民乐和媳妇两人每年从年头忙到年尾,也就能得八、九石的麦子进自家仓里。这些粮食,也就勉强让姚民乐吃个温饱。

哪怕是过年,他和媳妇两人也不敢吃一口肉。两人成亲三年了,前年生了一个女儿。但这个女儿并未给姚家带来欢乐,反而成为了姚民乐的一块心病。他时时担心女儿长大了养不活那八、九石的粮食,哪里养得活一家三口?

七月底,姚民乐听说燕王招募第二批人丁开荒台湾,他二话不说就报名来了。燕王杨鹏的事情青县人都知道,只要跟上了燕王,就有过不完的好日子。至于台湾在哪里,到了台湾会经历些什么,姚民乐想都没有想。

听说自己募上了,一家三口九月初一就可以跟船去台湾时候,姚民乐和媳妇在家里两间破茅房里蹦了一晚上,庆祝好日子就要来了。

负责组织人手的天京新城幕府吏员让姚民乐什么都不要带,说到了台湾什么都发。姚民乐十分信任燕王杨鹏,听了这话便把家里的锅碗瓢盆全部送给了亲戚,带着妻女空手上了船,往台湾进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