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都市言情>从1949开始当县长> 第364章 搞定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4章 搞定了(1 / 2)

江雨时笑道:“这些同志身体还是差了点,算上他们过来的那天,一共有16天了,这几天有两位年龄大一点的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农民自愿加入到合作社,相信合作社,愿意一起出资建设合作社。

有着通和地区的经验,有产销社兜底,有王致远带领大家进行指导,有通和地区和各地的技术支持,发展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的关键,还是要让大家回去向农民宣传,让想改变的农民加入到合作社中来。

在王致远看来问题不大,各地有个60%的农民加入,那就相当于成功。到时候各地的电影院建好了,组织农民进去看几部纪录片,农村工作部的同志再一讲解,愿意加入合作社的农民那就多起来了。

各地实际情况不一样,土地合作社是否要交给专业的农民种植,这个要看具体的手工业发展,不能硬搬通和地区的方式,这点王致远早就跟大家介绍过了。

同时要发展手工业作坊,利用各地的特产进行发展,开春后,产销社就会在全省遍地开花,有火车经过的县城是要优先发展的,到时候的货运主力还是火车,辅助三轮车和拖拉机进行运输。

各地的商品就可以进行一定的流通,在本地不值钱的特产,到了其他地方,价值肯定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到了城市,价值会大大提升。即使产销社不会卖太高的价格,但是相对在本地没人要,村民还是能赚不少钱的。

再就是看县城有没有电,有电就可以根据当地情况搞工厂,通和地区的工厂经验,完全可以复制过去,距离远的一些地方,通和地区还可以派人去手把手指导大家盖工厂和搞生产。

由于产销社这个体系,工厂利润是不变的,产销社距离工厂越远,运输费用就越高,在产销社出售的价格就越贵。超出了一点距离,还不如在那边建设一个工厂进行生产。

也就是说每个工厂都有一个最佳出售的范围,到时候计算计算,隔一段距离就办一个相同的工厂,在省内达到最优解。

时间还没到周日,各县农村工作部的同志就到通河县来报到了,大家速度都很快,省农村工作部的同志,王致远是准备让她们一周之后再来的,现在也都过来了。

短短几天人还没有到齐,就已经超过1000人了,王致远每个专区的同志召集在一起聊了聊,差不多60%左右的同志是经历过战争的,不少都有6年以上的从军经验,各地退役的老战士还真不少。

大家来了之后,统一安排到了党校里面,居住的地方不够,就几个人住大通铺,党校也是有暖气供应的,这冬天住起来也是很舒服。

对农村工作部的培训规划,王致远早就计划好了。大家到了通和地区,先让人带大家到通和地区看几天天,参观一下农村和工厂,不仅通和县要看,别的县也要看看。

还要带到一些合作社去参与体验一下,这些合作社也是很有经验的,这段时间接待了几万人的参观学习,现在还在源源不断的接待着。

这次集训至少要搞半个月,除了传授大家合作社的阶段性发展之外,还要教导大家《农村生产建设手册》,既然是搞集训,到时候也是要考试的。

老师在通和地区还是不少的,从各县的工人学校和农民学校抽调一批过来就行。

来集训的干部也都识字,参观完通和地区之后,也十分好学,各专区还组织了学习小组,目前看来集训效果还是很好的。

到了周六下午,江雨时就传来了好消息,文字改革会的同志跟通和县这边达成了一致,完全同意了通和县这边的方案,并共同起草了一份草案。

王致远接过草案仔细观看,笑看着江雨时问道:“这才多久,有半个月没有,他们就同意了?”

水泥、砖瓦厂就是最好的例子,只要你本县能够生产水泥、砖瓦,距离不是太偏,不会说跑到其他县去购买水泥、砖瓦。价格一样的情况下,运输成本还是很关键的。

通和地区各县盖房子,用的都是本县自己生产的水泥、砖瓦,除非距离相差过大,不然都是在本县进行购买。

这说的是大一点的工厂,一些小的工厂,如粮油加工、制苕粉……这些小工厂,各县或各镇都是要有的,这些都可以交给合作社来办。

到时候几个或十几个村子联合起来,一起搞一个合作社,办小工厂,这么多户还是可以拿出一些资金办小工厂的。

县里再和几个合作社一起,办大一点的工厂,主要以加工厂和轻工业为主,只要办起来,不到一年时间,农村就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会焕然一新。

首先就是要让大家相信,经过发展,农村是可以大变样的,让大家深刻的体会到农村的发展潜力。

等大家参观完之后,就要组织这些同志进行集训了。

农村发展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来的同志中95%都是农村出来的,对发展农村也是有很大热情的,恨不得马上学习通和地区,回去发展农村。

这次的培训,也是分阶段的,通和地区的合作社也是没有那么好办的,一次性也不可能全面推开。

首先还是以土地合作社为主,基础就是一个村为基本单位,组织起来搞土地合作社,将人从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土地都交给种植技术好的农民去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