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都市言情>从1949开始当县长> 第323章 会议决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3章 会议决定(1 / 2)

“程书记,我们地区集市现在已经改名了,以后叫做联产销售合作社,进入城市里面是迟早的事情,对于这一点完全不用担心,我们是可以解决的。

我们可以直接将生产的杂粮和副食,送到粮食部门让他们销售都行,我们联产销售合作社主要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赚钱。

现在粮食紧张,想全部吃主粮吃饱是不现实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克时艰,这样才是工农团结。”王致远紧盯着程志顺这个省统战部长说道。

“对于你们这个联产销售合作社上面已经同意了?”

李书记大声的说道:“他们地区这个联产销售合

“夏副书记,城里人不会同意?我看不见得,要是不同意,农民估计也不会同意,粮食统购我看是搞不下去了。

要是占总人口85%的农民不同意,我看就有些危险了。真正不同意是不是城里人我不知道,夏副书记不同意我倒是知道了。”

“你……你这样搞事破坏工农联盟,让大家形成对立。”

张书记咳了咳说:“我们现在是在讨论事情,不是谁给谁扣帽子,有不同意见可以说出来,你不支持就不支持,何必说得这么难听呢。”

“老张,我怎么就扣帽子了,他这样办要置工人阶级如何地,到时候工人闹了起来,你来解决?”

一点半,开会的人员都来了,在场的级别都比王致远高一些,还是讨论粮食三定政策的问题。

在李书记的示意下,王致远就将准备实行的“三定”政策跟在场的同志说了一下,并对“定销”做了详细的说明。

王致远话一说完,现场虽然人不多,但也是相互讨论了起来,在定产、定购上面大家是没有什么分歧的,不少同志还夸赞这个方法好。

到了定销上面,大家讨论就激烈了起来,赞成的有,不赞成的也有。

等了好一会,李书记就问道:“大家也说说各自的看法,说完之后我们再做决定。”

对于正在培训的退伍老兵,王致远还是寄予厚望的,这些人经历过枪林弹雨,信仰坚定,在大环境中也能坚持原则。

安排一些人去重要的粮食部门也是应该的,各县的干部名额还是有不少的,这都是王致远为了后面转业、退伍的人员留下的。

王致远的意图早就跟大家说过了,众人也明白,没有谁出来反对,这些老兵也都是各县的人,安排到各县工作也是情理之中的。

“你们等会去党校看看大家的培训情况,跟大家沟通沟通,还有几天这些人就都可以毕业了。大部分还是要安排到你们各县去的,你们可以提前了解一下。

粮食统购的事情,今天你们就通知下去,尽快将定产数量确定下来,然后进行粮食收购,离12月还有8天时间,把县里的人手都派下去,将这件事情干好。”

李书记看着夏吉发说:“好了,没有发生的事情就不要乱说了,大家还有什么意见的,也都说说吧。”

又有人说道:“李书记,这个定产就是一个困难的事情,这花费的人力物力可是很大的,确定大家的口粮标准也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再就是定销,大家要是标准都一样了,很多地方可能要主粮和杂粮配着吃,农村好说,城市里面怎么办?城市到哪里去买杂粮,还有就是买什么样的杂粮?

通和地区搞得这个集市,我也是知道的,但是现在总社不让搞了,而且城市里面也没有集市,怎么购买到农村的杂粮和生产的副食?

如果由粮食部门专卖,主粮问题不大,杂粮和副食怎么搞,很多都是不好储存的。城市人口少,还是供应主粮的好。”

很快就有人发出了声音,王致远看了一下,是夏吉发夏副书记:“对于这个定销,我看还是再研究研究,上面给我们发的文件可不是这样说的,各地要根据情况确定定销的标准,可不是向现在这样一视同仁。”

“夏副书记,这个政策当初是我向首长提议的,对于定销标准当时我还没有确定,因为各地情况不同,当时就没有规定统一的标准。

但是经过我这几天的思考,我认为实施我刚才说的定销方法还是可以的,这是对大家都比较公平的办法。现在缺粮食,大家都吃一样的,共渡难关才是硬道理。

不能一些人吃白米饭、馒头,一些人吃窝窝头和杂粮吧,还是大家一起共渡难关的好。大家经验比我丰富,参加革命时间长,也是深入的接触过群众的,这个做怎么就不行呢?”

“你这样做,城里的人是不会同意的。”

王致远马上就要到省里去开会了,地委的事情让刘兼青看着就行,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粮食统购,按照三定政策来完成。

王致远话说完就离开了,剩下的事情让刘兼青、陈克声等人跟大家一起商量,要点在早上王致远就在地委跟大家沟通过了,也有一套大致的方案,在实施中慢慢修改就行。

李书记和张书记两人早上就走了,他们也有不少事情,反正事情是比王致远要多不少的。下午省里要开会,王致远还是要提前过去的。

回家收拾了一些东西,王致远跟李欣兰说了一下,就开着三轮车到省里去了。

中午在招待所吃了一顿饭,吃完后王致远就到李书记办公室外面等候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