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都市言情>从1949开始当县长> 第281章 粮食会议(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1章 粮食会议(完)(1 / 3)

随着通和地区各县上报了可以收购余粮的情况,一时间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大家的目光都看向了通和地区的几人和王致远,沉默后,省里的领导也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陈维民计算了一下,预计余粮可以收购17.63亿斤,几人就在上面交流了一下。陈维民说道:“大家要向通和地区学习,有粮食不要藏着掖着,现在是省里有困难,国家也有困难,我们要团结一致,共度艰辛。刚刚大家一起上报的粮食数量,说实话,还不够。”

“陈主任,还差都是粮食,我们上报的

大家昨天晚上也是有过讨论的,对此早有准备,随着临县的书记第一个说了之后,一个个开始预估上报余粮的收购情况。

“永县1000万斤。”

“内县1200万斤。”

……

“固城县4000万斤。”

接下来各地开始了报灾,王致远越听越离谱,有的地方说收成只有去年的三成,还要靠上面救济,有的说今年受到洪涝影响,十几万亩土地绝收……

省财委主任陈维民拍着桌子说道:“好了,你们各地要如实报道,受灾该是多少就是多少,有些地方小麦受灾都过去了,省里也进行救济了,现在说的是秋收的问题。政策肯定是要实施的,你们自己想一下,各地能够统购多少粮食,报一个数上来。”

李书记也说道:“同志们有困难,我们也是理解的。今年农业税和去年差不多就行了,还可以比去年少一点,我看13亿斤就好了,其余的缺口我们进行收购,以现在的市场价进行收购,各地财政不富裕的,省里会进行拨款的。

这次我们收购的主要是余粮,各地的老百姓手中肯定是有不少余粮的,从今天开始,各地所有的私营粮商全部不允许经营粮食类产品,你们各县粮食部门要代替这些粮商,将老百姓手中的余粮收购上来。这一点通和专区就做得很好,大家要多学习。”

不少人都看向了王致远,王致远也是老神在在的坐着,心里却在想:“看来省里对粮食征购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目标,肯定是希望越多越好了,最后这些压力肯定要给到地方,各地有得头疼了。”

新的一天,各地距离远的一些县委书记都到了,省里还是老规矩,下午组织大家一起召开一次会议。

大家三三两两的走进会场,这次王致远坐到了下面的第一排,还不是最后一个。

等大家都坐好后,李书记就带着人进来了,这次省里的领导全部出席了会议,接下来就给会场的每一位发了一份文件。

王致远看了看,就是《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在场的同志都认真看了起来。

等大家都看得差不多了,省财委的主任陈维民就率先发言道:“同志们,上面的政策文件已经下发给了各位,文件内容也不多,我们省委经过讨论,肯定是坚决执行命令的。现在全国各地都粮食紧张,我们省自然也不是例外。

“霸城县4200万斤。”

“大城县4100万斤。”

“文城县4100万斤。”

“任城县6000万斤。”

“通和县7500万斤。”

目前国家粮食的来源主要是有征收的农业税、收购的老百姓余粮两部分组成,农业税是固定的,每年变化不大,收购的余粮,过去多是私人粮商进行收购,因为其中是有利可图的,亏本的买卖没人做。

现在要将粮食收购全部由政府接手,只要是以市场价来收购,还是比较有利的。可是,还是那个问题,只有吃不完的粮食才叫余粮,农民也有存粮的习惯,所以市面能收购的粮食是远远低于预估数的。

怎么办呢,那就要大家想办法了,毕竟最后事情还是要交给各县去做,需要各县回去后进行统筹安排,才能完成任务。

农业税没的说,除了通和专区,各县农业税变化不大,现在主要是说说自己县能够收购上来多少粮食,也就是能够收购多少余粮,看能不能满足省里的要求。

很快就有人发声了,邯郸专区下面的县委书记说道:“临县可以收购1500万斤余粮。”

52年我们收农业税和收购粮食总计有20亿斤,但是随着省里粮食的消耗增大,粮食缺口也在变大,搞得我们省还要向上面求援。今年我们省部分地区又受到了自然灾害的影响,预估今年的粮食产量只有往年的8成。

我们省的粮食缺口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解决,不能总向国家要吧,文件大家也看了,今年我们需要征购更多的粮食,首先要满足我们省,要是还有余力支援国家就更好了。”

马上就有专区的书记问了起来:“陈主任,对于上面的命令我们是坚决执行的,这次到底要统购多少粮食,省里也要告诉我们吧。我们知道了目标,大家也好合计合计,共同努力。”

“这个问题等下再说,大家还是先说一说今年各地的收成如何吧,今年不少地方受自然灾害影响,收成低了不少,省里预估只有去年的八成,但是到底有多少,还是要听你们的汇报。”

53年春河北西北部干旱严重,到了7、8月份不少地方有经历了洪涝,特别是昌黎受损最大,唐山、沧州两地也灾害严重,别的地方也有影响,但问题不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