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网>科幻小说>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552章 这人可以交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2章 这人可以交心(2 / 2)

王晓波点了点头,深表赞同。

“为民,这电脑总共了多少钱啊!”程西米问道。

林为民掏出收据,“买的配件组装了三台电脑,我家里留了一台,一共一万八,平均一台六千块。”

程西米意外道:“这么便宜?不是说要一两万吗?”

林为民笑了起来,拍拍王晓波的肩膀,“这都是晓波的功劳。要是没有他,我们都得挨宰。”

石铁生夫妻俩人齐齐对王晓波道了声谢,王晓波有些窘迫的摆摆手,“举手之劳,举手之劳!”

石铁生才试了一会儿,便把地方让给了程西米,看着程西米在电脑前聚精会神的尝试,石铁生头头是道的总结起了用电脑写作的优点。

“首先就是便于修改无论怎么修改,稿子永远都能保证清晰整齐、赏心悦目。不像以前那样,看着被自己改的面目全非的稿子,没来由的就是一阵烦躁。

还有一个好处是利于保存,文章存在磁盘里,什么时候想要就打印一份,永远丢不了。

再就是保证不写错字,打出来什么字就是什么字,字库里没有错字。”

林为民却道:“这几点优点都有待商榷。首先

王晓波推辞了几句,最后还是留下来吃了顿饭。

由王晓波组装的三台电脑,林为民给家里留了一台。

之前家里只有那台他从米国带回来的东芝t1000,主打的就是一个方便,其实能用上的时候并不多。

吃完饭后,林为民开上了车,拉着王晓波来到了什刹海小院。

石铁生没想到林为民的效率这么高,前天才说完的事,他今天就把东西给拉来了。

成立了中关村

自此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中关村成立,科海、信通、四通、联想……

到1987年,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已有了相当的规模,每天到中关村采购的人流量最高达到20万人次,高科技企业多达上百家,这条街上科技公司们的营业收入占hd区社会总收入的37%。

说是高科技企业,除了几家骨干力量之外,中关村的高科技公司当中大部分都是二道贩子,进口国外的软件、硬件向国内企业和个人兜售。

中关村这里如今个人客户很少,大部分都是为了公家来采购的。

从石铁生家里出来,林为民开着车将王晓波送回了家。

“晓波,这两天真是辛苦你了,谢谢!”林为民下车和王晓波握了握手。

“这没什么。”

等林为民离开后,王晓波站在原地看了一会儿车的背影。

回到家中,他将今天的见闻讲给妻子,李银禾赞叹道:“这人可以交心。”

林为民一条条的反驳完石铁生的言论,石铁生笑道:“照你这么说,用电脑写作缺点还真多。”

“凡事有利有弊嘛!”

两人聊着的时候,程西米试完了电脑,表情欣喜。

“这次家里又添了一个大件啊!”石铁生说道。

在消费时代来临之前,东西不仅是东西,更是伴随人们人生历程的重要见证。

石铁生和程西米俩人一脸好奇的看着王晓波把电脑装上,按下了开机键,屏幕亮起,两人都脸上都笑开了。

等王晓波给两人介绍了一番电脑的情况之后,石铁生迫不及待的上手。

他用过林为民和其他朋友的电脑,基本操作是懂的,尝试着在电脑上打了十分钟的字。

石铁生满脸笑容的感慨道:“这下坏了,以后再也不想用纸笔了。”

抛开手写的仪式感和习惯不提,电脑对于大部分的写作者来说确实是非常好的工具。

由于市场经济监管体系还不完善,中关村乱象丛生,在燕京人口中更是有“骗子一条街”之称,前两年刚被zy组成联合调查组彻查过,风气才算是有所好转,这也是为什么林为民会带上王晓波的原因。

两人在中关村转了一圈,了两万四千块买了三台电脑的配件。

“写一万八就行。”林为民没要发票,要的收据,在营业员写收据的时候交代了一声。

又经过一番调试,他摸了摸额头上的汗水,对林为民说道:“林老师,都弄好了。”

林为民将刚倒好的热茶递给他,“今天可把你累坏了,晚上在家里吃点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必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