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8章 有刺客(1 / 2)

矿场和隔壁做炉子的工厂缺人,沈卿秋点头同意,“你的朋友是谁告诉黄管事,没有问题的话可以来做工。来了以后不要摆江湖人架子,在矿场大家都是普通人,没有人生来高贵。他们闹事我会不喜你这个推荐人,你告诉他们守规矩,不要仗着会武功欺负人。”

一件小事沈卿秋没放在心上,不知道她的一视同仁,避免矿场出乱子,保住白鹤外公一家人性命。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沈卿秋被板着脸的林嫣然叫醒,林嫣然语气复杂地说道:“夜里有刺客去矿场,被晚睡的石敢当发现,他带着几位老友除掉刺客。”

揉揉眼睛让自己清醒,沈卿秋穿戴整齐后回过神,“嫣然你说什么,有刺客去矿场,去矿场偷无烟煤吗。无烟煤价格不贵,老百姓买得起。”

把打湿的手绢递

石敢当挠挠头憨笑,语气谦虚地说道:“大侠两个字不敢当,江湖人也要吃饭,衣食住行那一样离不开钱。往年我会去温暖的南方过冬,今年因为东家你的出现留在京都。”

做无烟煤论斤两给工钱,力气大的人占优势,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是管饭,

伙食不输给一般人家。石敢当能吃饱饭有工钱拿,自然舍不得离开。

感激东家仁义举动,石敢当表演胸口碎大石表达感情之情,这是粗鲁武者的感谢方式。

没有接触过江湖人,沈卿秋一肚子疑问,像好奇宝宝一样问个不停。疑惑有了答案,觉得江湖人没钱没势力没智商,只能当背锅侠。

退朝之后元昼回到御书房,询问谢飞白家人是否安置妥当,“沈阁老是老狐狸,秋月隐瞒有孩子的事实,即使养大孩子有功他也觉得丢人,可能会谋害白家人。”

德胜公公觉得可能概率很高,沈阁老连亲生女儿都利用,白家人跟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还是皇上考虑周到,也许沈阁老心里生气,派遣杀手谋害白家人。亲人不在了,白鹤无家可归会考虑认祖归宗。”

身为从暗处走到明处的暗卫,谢飞把皇上每个命令当圣旨一样执行,“白家人搬到矿场跟白鹤母子团聚,家畜家具全带上,短时间内不会离开煤矿半步。他们把白鹤当自家孩子看待,舍不得白鹤离开。”

担心矿场守卫出问题,元昼心中有些苦恼,不能光明正大派遣护卫过去巡逻。

沈卿秋烦恼没有皇上多,站在厨房门口,

同朝为官鲁尚书了解沈阁老为人,沈阁老学识没问题,就是人品太差,过于看重沈氏一族利益。

为了家族未来,舍得拿三个女儿当垫脚石,沈阁老的冷血无情,让鲁尚书心里感慨。

沈家大小姐没了,三小姐前几天病逝,后宫只剩下二小姐这个病秧子,三姐妹真是凄惨。

沈阁老不是好难捏的软柿子,扭头看一眼鲁尚书,不喜大家族出身,不知人间疾苦的官员,“鲁尚书懂什么,正因为白鹤学识好,更应该回到沈家。给胡言一个小商人当掌柜,有什么出息,回到沈家他是衣食无忧的沈少爷。”

不喜沈阁老的官员,纷纷站出来批评沈阁老。说话耿直的武将,提起倒霉的三姐妹,做沈大人女儿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你年轻不小了,四处漂泊不是事,若是不嫌弃留在矿场好好做活。有了积蓄就在乡下买地盖房子,娶一位朴实的好姑娘,过上平淡的安稳生活。你要是没有漂泊够,开春继续闯荡吧,我理解有些人不想安稳下来的想法。”

当年她大学毕业执意去大都市闯荡,就是想多挣钱在大都市安家。那些选择回故乡的同学,生活比都市白领安逸。

没有轻蔑没有看不起,沈卿秋如同一个老朋友,真诚地提出建议。听黄百万说石敢当做活卖力气能吃苦,看面相不是凶狠的人,沈卿秋希望漂泊的灵魂有归处。

石敢当笑容真诚几分,感谢东家指点,试探地询问说道:“江湖人花钱大手大脚,没有积蓄冬季难熬,我有几位朋友在破庙落脚。我能让他们来做活吗,

他们没有做坏事没滥杀无辜,可以让黄管事做调查。”

欣赏方脸汉子表演胸口碎大石。

林嫣然身为武者,对武林人士了解多,仔细打量方脸汉子,悄悄对沈卿秋说道:“此人不是天桥上卖艺的闲人,看身手和力道有真功夫。奴婢没有认错的话,他正是号称大力士的石敢当。”

石敢当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呀,沈卿秋想起来这是古装剧中男主角名字。招招手让石敢当起身说话,好奇这位江湖人士,怎么变成卖艺博她一笑的人。

“大侠不去闯荡江湖,怎么来矿场做活,矿场小容不下大人物。做工的人大都是附近百姓,他们说话做事不懂规矩,有哪里做得不对你尽管骂人。别动手打人你力气大,一般人扛不住。”

对江湖人没有偏见,沈卿秋反倒欣赏敢爱敢恨的侠客,认为他们比某些虚伪小人活得真实。江湖人来矿场做活,沈卿秋感觉怪怪的。

元昼不掺和官员讨论,面无表情地看热闹,看着诸位官员找沈阁老麻烦。其中有几人真心欣赏白鹤不得而知,人心隔肚皮很复杂。

到了由皇上定夺的时候,元昼语气平淡地说道:“白秋月虽然是乡下姑娘,辛辛苦苦拉扯大儿子有功劳,沈爱卿莫要责怪无辜女子。你当年的一次醉酒,能留下子嗣运气好,你若是找白秋月麻

烦,会让满朝文武看笑话。”

没有惩罚沈阁老,沈阁老道德有问题,没法用律法治罪。

元昼作为皇帝,开口敲打沈阁老,让他做事顾忌白鹤感受。父子反目成仇这种事很常见,他因为父亲对母亲的忽视心生不满,孩子的心总是向着母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网